心血管功能对温度的变化最为敏感,当气温骤降时,人体耗氧量急剧增加,心脏为了维持正常的体温,需要改变心率和增加血压,极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秋末冬初时节,寒冷会激发冠状动脉痉挛,加上寒冷会诱发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从而导致心肌梗死,特别是急剧变化的天气,更具有对疾病的诱发作用。北方地区秋末冬初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夜间气温下降,已经接近O℃,尽管白天阳光普照,仍然不能忽视变冷的天气,特别是清晨和傍晚,患有冠心病的老人尤其需要注意保暖。气象专家在对发病高峰期中的发病个案与同期的气象资料进箭比较分析后,发现与病因关系最密切的是气温日变化和相对湿度,在降温过程中或是相对湿度较小的天气情况下,最容易诱发心肌梗死。
冠心病人应设法提高适应风云突变的能力,体育锻炼和冷水浴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这些措施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对有害气象因素的抵御能力。体育锻炼(如步行、骑自行车)和冷水浴(如半身浴、冷水洗脸等)气温比较高的下午3、4点钟进行是最适宜的。平时应注意测量血压和及时请医生帮助调整治疗用药;还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救心丸等急救药。心绞痛发作时,若每隔3分钟舌下含服急救药,连用3次,15分钟还不能缓解时,要尽快去医院诊治。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