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讯 记者熊昌彪报道 什么状态是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有哪些临床表现?亚健康状态如何治疗?在1月15日召开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首届世界亚健康学术大会上,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了《亚健康中医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以下简称《指导原则》),这标志着亚健康有了中医学标准。
有关“亚健康中医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研究是中华中医药学会承担的一项国家课题。专家组由季绍良、姜良铎、晁恩祥等著名中、西医专家组成。《指导原则》对亚健康概念、亚健康状态的范畴、中疾对健康及亚健康的认识、亚健康状态的分类、诊断方法、亚健康的中医干预原则及亚健康的中医研究方向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指导意见。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有关健康的概念是: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状态”。在《指导原则》中,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但没有出现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指导原则》将亚健康的临床表现分为以疲劳、睡眠紊乱、疼痛等为主要症状的躯体亚健康;以焦躁不安、急躁易怒、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为主要症状的心理亚健康;以人际交往频率减低、人际关系紧张等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为主要症状的社会交往亚健康。上述三种表现也可能同时出现。并认为亚健康的中医证候主要有肝气郁结、肝郁脾虚、心睥两虚、肝肾阴虚、肺脾气虚、脾虚湿阻、肝郁化火、热痰内扰等。
《指导原则》还提出了4条亚健康的中医干预原则,即开展健康教育、改变生活方式、消除心身疲劳、进行辨证调摄。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