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教育之窗 > 正文
  • 六针法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2:58:54
  • 核心提示:  《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第8卷第34期报导了广东省江门市新会中医院针灸科李应时、彭智民等医生临床采用六针法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他们共收治了69例患者,按初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

      《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第8卷第34期报导了广东省江门市新会中医院针灸科李应时、彭智民等医生临床采用六针法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他们共收治了69例患者,按初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4例。两组之间性别、年龄、病情和病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凡无明显诱因出现一侧口眼歪斜,额皱纹消失,眼裂增大,蹙眉、闭目困难,鼻唇沟变浅,鼓腮时口角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易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6针法,共3对配穴:健侧语言一区(头针运动区下2/5处)与患侧颧髎;患侧地仓透颊车、阳白透鱼腰;健侧合谷与足三里。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方法:取患侧地仓透颊车、阳白透鱼腰、翳风、下关、人中、迎香、太阳、足三里、合谷。
      评估标准:参照《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结合临床经验拟定疗效标准。
      结果显示:6针法组每例患者接受针灸治疗量平均为81.0针次,优于常规取穴组的 130.5针次,每例减少针刺量达38%(P<0.01)。
      李应时、彭智民等医生指出:6针法只取3对穴,其中以健侧头针语言一区与患侧颧髎一对穴至关重要,为主要配穴,是临床反复研究探索的结果。
      从治疗剂量显示6针法比常规取穴法要少针1/3,但能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
      结论:6针法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可靠、针刺剂量少,可减轻患者痛苦,节省治疗过程的人力和针灸资源,有实用价值。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