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研制的SARS灭活疫苗Ⅰ期临床试验已经顺利完成,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进展。36位受试者均未出现异常反应,其中24位接种疫苗的受试者全部产生了抗体,表明我国自主研制的疫苗是安全的,初步证明是有效的。科技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今天为此共同组织了SARS疫苗Ⅰ期临床研究结果揭盲会。
Ⅰ期临床试验的完成,标志着SARS疫苗研究的难关已经基本攻克,不仅为进一步研究创造了条件,而且具备了在紧急状态用来保护高危人群的潜力。这是我国SARS科技攻关取得的一项标志性重大成果,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Ⅰ期临床试验的SARS疫苗。
科技部负责同志介绍,我国在SARS科技攻关取得的阶段性的胜利,表明我国在SARS诊断、预防、检测、治疗等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
据了解,SARS灭活疫苗Ⅰ期临床试验完成,并经科学评估后,将确定进一步研究的方案,对其有效性、安全性,以及使用剂量等进行深入研究。原则上,该疫苗只有全部完成了Ⅰ期、Ⅱ期、Ⅲ期临床试验后才能商业化应用,但在发生SARS疫情的情况下,经有关部门批准,现在的疫苗也可用于对高危人群进行免疫保护。
通过化学、物理或简单加热的方法使病毒失去在宿主体内生长复制的能力,但仍保留了病毒的免疫原性,接种人体后能产生对此病毒的抵抗力。这种将病毒杀灭后制备的疫苗称为灭活疫苗。
SARS病毒灭活疫苗是将SARS病毒毒种接种于细胞培养后,对收获的SARS病毒用化学试剂灭活、纯化制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