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报 (记者王乐羊)8月20日,教育部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主持召开了“中医体质理论与应用研究”项目鉴定会。经讨论,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成果与国内同类研究比较居领先水平,部分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意该研究通过鉴定。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带头的“中医体质理论与应用研究”课题组,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首次发表中医体质学说相关论文及专著以来,在长达近30年的研究工作中,经几代人的努力,对中医体质学说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从概念诠释到临床应用提出了大量富有创新的见解。其研究成果明确了中医体质学说的相关概念,首次提出体质过程论、心身构成论、环境制约论、禀赋遗传论四个基本原理及体质构成的四个要素;阐述了体质的生理、成因、构成、分类、演变规律以及体质与发病辨证、治疗的关系;创建了体质学说理论体系;发现了中国人体质的9种基本类型;提出了体质可调论和体质三级预防理论,为调整体质,实现国民健康素质,防治亚健康状态提供了理论和应用依据。对于促进医学领域研究对象从人的“病”到病的“人”的转变,从而促进从“疾病医学”向“人的医学”转变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由于该研究将少数民族医学理论有机地融会于中医理论的架构之中,实现了中国传统医学新的整合,对中医学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与治法方药的深入研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