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教育之窗 > 正文
  • 疏肝和胃汤治疗胆汁返流性食管炎有良效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2:58:54
  • 核心提示:  返流性食管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目前认为胃酸及胃蛋白酶对食管黏膜的损害是主要的发病机制之一,临床研究多侧重于酸返流。但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也已证实胆汁返流对食管黏膜的损害更为严重。中药对内镜下胆汁返流性
      返流性食管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目前认为胃酸及胃蛋白酶对食管黏膜的损害是主要的发病机制之一,临床研究多侧重于酸返流。但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也已证实胆汁返流对食管黏膜的损害更为严重。中药对内镜下胆汁返流性食管炎或酸与胆汁混合返流性食管炎的研究则未见报道。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朱晓燕医师等应用疏肝和胃汤治疗了35例内镜下胆汁返流性食管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年第38卷第2期中对此作了有关报道。
      对35例胆汁返流性食管炎患者予以疏肝和胃汤进行治疗,其方由柴胡、枳壳、旋覆梗、代赭石、白芍药、川黄连、吴茱萸等所组成。若症见泛酸不止,烧心,胸痛连及胸胁,胃脘灼痛,口干,嘈杂,纳弱,大便不爽,脉弦数,舌红,苔白或黄为肝胃郁热证。治以泻肝清热,和胃降逆,主方加牡丹皮、生蒲黄、煅瓦楞、乌贼骨等。若症见口苦呕恶,泛酸烧心,心烦易怒,胸膺疼痛,甚至胸痛彻背,胃脘痞满,脉弦数,舌红苔黄腻为胆热犯胃证。治以清化胆热,降气和胃,疏肝和胃中药加郁金、香附、焦山栀、龙胆草等。若症见泛酸、泛吐清水,胃脘冷痛,胃痞胀满,纳谷不振,嗳气频频,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脉细,苔薄,舌淡为中虚气逆证。治以疏肝健胃,温中和胃,疏肝和胃中药加党参、木香、桂技等。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100ml,每日2次。共观察8周。服药期间停用影响该病观察的其他药物。经治疗后,35例患者中,治愈率5.71%(2/35),显效率42.86%(15/35),有效率34.29%(12/35),无效率17.14%(6/35),总有效率为82.86%(29/35),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内镜下胆汁返流性食管炎属中医学“胃脘痛”、“吐酸”、“反胃”等范畴,是一种较常见的慢性疾病。中医认为该病不但与脾胃的功能有密切关系,而且与肝胆的疏泄功能也有不可忽视的联系,认为该病多由于情志不遂,思虑过度,以致肝胆失于疏泄,横逆犯胃;饮食不节,烟酒无度灼伤胃腑,素罹胆病,胆气犯胃,湿热中阻,以致浊阴不降,胃气反逆而形成该病,因此,肝郁、胆逆是发病的关键因素。朱晓燕医师等针对该病机特点,制定了疏肝和胃汤,以疏肝降气,和胃降逆。其方中诸药合用,使逆乱气机得以平降和顺,肝胆之热得以清泻,有利于黏膜炎症的恢复,改善临床症状,食管黏膜破损得以恢复。以上他们所作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亦显示,疏肝和胃汤治疗胆汁返流性食管炎确有较好的疗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