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教育之窗 > 正文
  • 解读数字中医药(四)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2:58:54
  • 核心提示:数字化推进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 春节前夕,尽管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的一些慢性病病人已经出院回家,但副主任医师倪青依然十分忙碌,内分泌科病房装备的“中医临床数据采集系统”开始进行试运行阶段的最后

    数字化推进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

     

        春节前夕,尽管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的一些慢性病病人已经出院回家,但副主任医师倪青依然十分忙碌,内分泌科病房装备的“中医临床数据采集系统”开始进行试运行阶段的最后磨合。倪青介绍,这个系统是为了进行中医药临床防治糖尿病研究而建立的。他们预计通过此系统的采集,到2005年可积累有关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各种信息5万例次,以便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据介绍,广安门医院开始进行的这项工作是中国中医研究院开展的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临床个体诊疗评价系统”研究的一部分。中国中医研究院临床评价中心的胡镜清博士认为,中医对症状描述、证候分型、诊断标准等方面缺乏严格标准,这是中医药在进行科学研究时,难以得到推广、普及和认同的重要原因,而“中医药个体诊疗评价系统”是在充分分析中医临床特点和其研究的方法学面临的问题之后,提出的解决困扰中医药科研难题的数字化研究之路。其总体思路为: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等现代临床研究方法学的指导下,突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个体化诊疗特色,充分利用信息领域的前沿技术,通过临床诊疗信息的全面采集,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上,经中医理论与现代计算技术的交融,开展中医药临床诊疗规律、临床疗效评价和老中医经验继承等研究。

        数字化研究的第一步,是进行病例以及患者数据的准备。数据准备的关键,是要踏踏实实地做好基础病例数据库的建设,因为实现数据挖掘的前提和基础是拥有大量、真实的病例数据积累。没有病例数据积累,数据挖掘将无用武之地。胡镜清博士介绍,他们即将采用的是高度结构化的电子病例,采用的是数据仓库的形式,这可以为以后数据挖掘时选择合适的数据源提供方便,也便于进行预测型应用。“中医防治重大疾病临床个体诊疗评价系统目前已经在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的三个科室进行试运行,其后他们还将在北京市十余家大型中医医院应用此系统,积累海量信息。

    数字化研究的第二步,是在积累的海量信息的基础上,对形成的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其规律和趋势,用各种数学分析的方法,搞清楚多因素相互影响的、复杂的关系,发现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胡镜清指出,数据挖掘的目标是找出体现防治重大疾病最佳疗效的中医治则,体现最佳疗效的中药、方剂,对各种并发症防治有特异性效果的专方专药,中医药对并发症全程干预的作用优势和方案等目标。胡镜清认为,此项研究最终希望通过以中医药防治慢性非传染性重大疾病与老中医临床经验总结的研究为载体,以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个体化诊疗为基础,以建立中医临床个体诊疗评价平台,创立适应个体诊疗模式的临床研究的新方法为突破口,来研究重大疾病综合防治方案、提高中医药防治疾病能力。

    摘自:《中国医药报》文/本报记者崔昕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