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医院骨伤科副主任医师赵建等,采用中药组方消眩汤剂标本兼治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良好效果。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钩椎关节增生、椎动脉孔狭窄等使椎动脉受到压迫或刺激,引起椎动脉痉挛而致椎动脉供血不足,出现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病症。赵建等从中医学的角度审视该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和规律后认为,该病属中医学眩晕范畴,多发于中老年人。患者多为肝肾亏损,脾胃失养,致气血不足,髓海失充,肝风夹痰,上扰清窍,而见眩晕。气虚无力运血,日久可致气滞血瘀,故该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肝肾亏虚,标实为痰瘀交阻,肝风内动。所以治疗应标本兼治,滋补肝肾、益气养血以治本;化痰除瘀通络以治标。据此,他们精选天麻、钩藤、杜仲、桑寄生、黄芪、丹参、鸡血藤、党参、葛根、白术、茯苓、麦门冬、桃仁、红花、苏木、川芎、当归、龙骨、半夏、熟地黄、山茱萸等中药,并根据气虚、血虚、肾阳虚、肾阴虚、痰重、瘀重等不同证型,加减相应中药组方,水煎成“消眩汤”,用于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效果颇佳。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