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致残率相当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迄今未有针对性根治方法,患者要饱受关节疼痛、发炎及变形的痛苦。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刘良教授日前在港举行的「中西医药对关节炎的治疗」讲座活动向记者透露,由香港自行研究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药新药预计最快可于明年在内地及香港进行临床试验。
浸大与赛马会中研院合作
刘良表示,浸大中医药学院与香港赛马会中药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复方新药研究与开发」项目已取得初步结果。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复方预计最快可于明年在内地及香港进行临床试验,有望成为香港第一个自行研发中药新药。
已向国家药监局申请批文
他介绍,该复方由五味中药组成,是张仲景的经典方加上他的临床经验研发而成,有关研究将分三个阶段完成(2003至2006年),现时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现时有关复方实验室阶段已经完成,并已向国家药监部门申请临床试验的批文,预计最快可于明年开始在内地及本地进行临床试验。而中、长期的计划则包括如有关研究通过临床试验,则会进一步向美国FDA申请药物注册,以期将产品推向国际巿场。
刘良谓,实验室研究已发现,上述复方具抗关节炎、抗炎症及镇痛作用,可作为治疗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除了可改善临床症状外,亦有防止骨骼损害﹔副作用小等特点,因有关的安全性研究发现,该药毒性小,根据动物试验的追踪研究(包括三个月及六个月的追踪),即用剂量超过安全剂量294倍仍不会出现副作用。他还透露,有关研发项目并已分别在内地及美国申请专利。
刘良﹕发病早期用药疗效高
他强调,类风湿性关节炎属难治疗性疾病,医学界对其发病原因仍未明,及患者会受到系统性免疫功能破坏,生活质量大大下降,故研究针对性的药物非常重要。而现时西医治疗该病亦已采取多靶点(即倒金字塔式)治疗模式,即让病人在发病早期即用多种药物的联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刘良又强调,如中医能在早期即介入治疗,则有助进一步提高疗效,因为中医治疗能有效控制症状及病情发展,因为中医治疗优势在于使用复方治疗,属调节性疗法,可多靶点地发挥治疗作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