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教育之窗 > 正文
  • 2004中医药新闻大盘点C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2:58:54
  • 核心提示:三、科教新闻  1.中医药科研终于捧回了“金杯”  2月20日,由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三代科研人员历经40年完成的“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项目,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自该奖项设立以

    三、科教新闻


      1.中医药科研终于捧回了“金杯”


      2月20日,由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三代科研人员历经40年完成的“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项目,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自该奖项设立以来,中医药科研成果首次获此殊荣。中医药行业还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

     

    2.国家拟造一把评定中医药的“尺子”


      3月9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次召开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专题会议。研究了《中医药标准化建设规划》制订工作,将构建现代中医药标准化体系,包括中医药标准体系、中医药标准管理体系、中医药标准化监督评估体系。

     

    3.中医药应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邓铁涛等百余名中医药专家日前呼吁,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大课题,国家应将中医药作为重大科技专项列入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特别是对中医基础理论、重大疫情预测预防等进行深入研究,系统整理,按自身规律不断完善,实现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

     

    4.中医基础理论术语有了“国标”


      《国家标准·中医基础理论术语》研究历时8年,近日在沈阳通过验收。该标准按现行学科分类中关于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研究范围构建其术语体系,按照GB/T1.1-2000《标准结构和编写规则》等多项有关规定编写,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以及语言文字的规定。

     

    5.争抢制定“中医药术语标准”


      由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中医药术语标准化国际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中、韩、日、英、澳门等国家或地区的专家介绍了各自在中医药名词术语标准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就各参会国家对制定国际中医药名词术语标准化的意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磋商。

     

    6.中医药学科学数据资源将被“整合”


      我国建立中医药学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中心的计划已经开始实施。该项目将按照统一规范和标准,完成中医药学科学数据的分级、分类标准研究,并建立国际传统医药学科学数据站点,开展数据共享的国际合作。

     

    7.中医十部经典被“重新组装”


      参编人员200余人、前后历时40余年,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严季澜教授领衔撰著的《十部医经类编》,首次对《素问》、《灵枢》、《难经》、《甲乙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中藏经》、《诸病源候论》、《神农本草经》10部医经按现代中医学术体系进行了大规模分类整理。此项研究获得了2003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


      8.中医药珍籍秘典过上了“数字化生活”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1100种中医药珍籍秘典的整理抢救”项目,7月24日通过专家验收。课题组对现存约3万多种不同版本的8000余种中医药古籍进行整理,首创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到古籍保管领域,建立多媒体数据库。


      9.“电脑老中医”诞生了


      “联世智能化中医诊疗管理系统”突破以往的单一病种或单个专家的诊疗软件模式,对临床各科病人能辨证给出诊断、分型、治则、选方用药直至医嘱,可对临床多科2400多种证型进行辨证,随时调用几千首经典方剂,辅助提高临床诊疗效果,便于临床研究。

     

    10.中医药预防非典科研“大集训”


      从1月4日开始,全国6大区中医药预防非典科研培训工作全面铺开。培训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对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片区的中医药“防非”科研协作领导小组及各省(市、自治区)的一线、二线专家进行预防非典临床研究预案的培训。

     

    11.中药产权保护应有“基金支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司长贺兴东在“2004国际医药卫生产业发展大会”上说,应设立国际专利申请基金支持中药产权保护的申报,增强中医药从业者的知识产权意识,改变过去存在的“重论文、轻成果,重奖励、轻专利”的倾向,从管理机制和制度上促进中药专利的产出,加强专利保护。

     

    12.四门中医药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


      国家教育部2004年2月公布了首批国家精品课程,北京中医药大学陈家旭主讲的中医诊断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李冀主讲的方剂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杨进主讲的温病学、中国药科大学李萍主讲的生药学等4门课程入选。本次国家精品课程共有来自全国83所高校的151门课程入选。《中国中医药报》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