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教育之窗 > 正文
  • 中风痰热腑实证将有新药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2:58:54
  • 核心提示:近日,由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博士生导师王新志教授主持的课题“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机理及其新药研究”,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据有关数据表明,中风病痰热腑实证在急性中风证型中占74.14%

    近日,由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博士生导师王新志教授主持的课题“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机理及其新药研究”,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据有关数据表明,中风病痰热腑实证在急性中风证型中占74.14%。但目前国内临床应用的相关中成药多属活血化瘀类和醒脑开窍类,还没有通腑化痰兼活血化瘀类药物面世。中风星蒌通络胶囊的出现,无疑填补了国内这一空白。


      中风星蒌通腑胶囊由大黄、胆南星、栝楼、桃仁等药物组成。方中大黄内服能清热解毒、泻下通便;胆南星可清热化痰、熄风定惊;栝楼能清热化痰、润畅通便;桃仁能活血化瘀并润肠。全方具有通腑化痰、清热熄风、活血化瘀、解毒通络作用,适用于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


      谈到该药的研制思路,王新志教授说,中风发病在颅内,治理在胃肠。据临床观察,降低腹压有助于降低颅压。痰热腑实证中风病人在半身不遂同时,伴有气粗痰盛、大便干结和腹胀症状,死亡病因大多为脑水肿、颅内压增高。通腑化痰法运用上病下治、釜底抽薪的原理,通过排便降低腹压,从而降低颅内压,促进大便中吲哚氨类毒素排出,达到排毒护脑、醒脑开窍的目的。


      目前该药已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研究批件,进入大面积临床观察阶段。(詹建  刘亚民)《中国中医药报》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