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教育之窗 > 正文
  • 传统中药与肿瘤的对抗

  • 来源: 作者:胡凯文 时间:2007-02-01 22:58:54
  • 核心提示: 传统中药与肿瘤的对抗 肿瘤细胞对抗癌药物产生抗药性是导致抗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攻克肿瘤需要解决的关键课题之一。目前尚未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10年前,我国开始了中医药克服肿瘤耐药性的系统研究。卫
     

    传统中药与肿瘤的对抗

        肿瘤细胞对抗癌药物产生抗药性是导致抗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攻克肿瘤需要解决的关键课题之一。目前尚未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10年前,我国开始了中医药克服肿瘤耐药性的系统研究。卫生部、教育部、国家科技部所属的研究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先后对这一研究领域进行了资助。本文作者即为这一领域的研究者。

      如同细菌容易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一样,肿瘤细胞也常常对抗癌药物产生抗药性,而且更为普遍。尤为重要的是,同一种肿瘤细胞往往是对多种药物同时产生抗药性,使肿瘤治疗变得无药可用,学术界称为肿瘤细胞多药耐药(Multidmg Resistance)。

      一部分肿瘤的抗药性是天然的,例如肝癌、胃癌、非小细胞肺癌的抗药性往往是一开始就有的,所以这些肿瘤对化学治疗从一开始疗效就很差。而多数肿瘤细胞的抗药性是在治疗过程中逐渐产生的,例如乳腺癌、淋巴瘤、白血病、小细胞肺癌的抗药性常常是由化学治疗药物诱导生产的,这些肿瘤患者接受化学治疗,开始容易取得较好的疗效,后来疗效越来越差,到最后无药可用。

        研究表明,肿瘤细胞的抗药性是导致肿瘤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因素之一,90%的肿瘤患者死亡与肿瘤的抗药性有关。

        一、肿瘤抗药性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肿瘤抗药性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近30年的研究揭示了一系列产生肿瘤抗药性的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肿瘤细胞“药物外排泵”的发现。肿瘤细胞有一种特殊的防御功能,就是利用横跨在细胞膜内外的转运蛋白,将进入肿瘤细胞内的化疗药物“泵”到细胞外。类似抽水泵排水,因此称为“药物外排泵”。又称为耐药蛋白。编码这些耐药蛋白的基因称为耐药基因。

        肿瘤细胞一旦产生抗药性。化学治疗药物就游离在细胞之外,无法杀伤肿瘤细胞,却能对正常组织造成破坏。致使肿瘤治疗到后期,疗效越来越差,副作用越来越大,最终无药可用。恶性肿瘤之所以往往成为绝症,原因可能有多种,对治疗药物产生抗药性显然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针对肿瘤耐药机制,国内外进行了近20年的克服肿瘤抗药性的研究,有些药物还进行了临床研究。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一种公认的药物或方法来克服肿瘤的抗药性。

        二、用中药克服胂瘤的抗药性

        中西药结合治疗肿瘤由来已久,中药配合化疗增效减毒的作用也广为人知。那中药是怎样增效减毒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多,比如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缓解化疗对脏器的损伤,一部分中药本身也有抗癌活性。但是,近10年的研究表明,许多中药复方和成分是通过克服肿瘤细胞的抗药性而创造奇迹的。这些中药不但增强了化学治疗的疗效,也通过降低化疗剂量减轻了毒副反应。

        中药克服肿瘤抗药性的系统研究大约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一开始,主要模仿国外,比如国外发现钙离子拮抗剂在体外有克服肿瘤抗药性的活性,国内学者就对中药成分中的钙离子拮抗剂进行研究,并发现了一些活性成分。后来发现,钙离子拮抗剂的霉性很大,无法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这时,一种奇怪的现象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思考,在分析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病例资料时,发现中医院化疗剂量普遍偏低,但是,患者的疗效和生存期与西医院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而且,一些单纯西药治疗失败的患者重新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人员调整了研究策略,开始对常用于肿瘤治疗的中药复方、单味中药及其成分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系统筛选研究。经过8年多的系统研究,发现了一系列可以用于逆转或者降低肿瘤抗药性的中药和中药成分。这些中药已经开始有针对性地用于配合肿瘤化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所发现中药成分则成为新药开发的前体化合物,于1999年列入国家科技重点攻关计划,并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三、中药克服肿瘤抗药性的临床应用情况

        这些研究表明:有些中药可以克服不同肿瘤的抗药性,而有些中药只能定向克服某种肿瘤的抗药性。一些复方有比较广的覆盖面,但是作用比较弱;而一些单味中药定向作用于某些肿瘤,效果往往比较好。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不同的肿瘤抗药机理不尽相同,有些差别还很大,比如肺癌与淋巴瘤的抗药机理就有很大不同。另一个原因是中药在人体各脏器中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异,有些药物集中分布在血液中,有些药物主要分布在某个或者某几个脏器,有些药物甚至集中分布在淋巴结和脾脏。

        这些特点,一方面使临床用药变得纷繁复杂,另一方面又可以为我们所利用。我们可以根据肿瘤的种类和部位用药,使临床疗效最大化。

        几年来,这些中药配合化学治疗,在白血病、淋巴瘤、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等容易产生继发耐药的肿瘤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一大批难治和复发的肿瘤患者重新获得缓解,一批病情恶化的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研究人员正试图将这项成果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肝癌、大肠癌等先天耐药的肿瘤,希望利用中药克服这些肿瘤的耐药性,提高化学治疗疗效,以便为更多的癌症患者服务。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