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会同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附属第一医院等5家单位,经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证实针灸治疗贝尔麻痹临床疗效肯定。
贝尔麻痹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面瘫,以往针灸治疗虽然有效,但缺乏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研究依据的支持。此次科研人员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附属第一医院、四川省绵阳市中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4个中心对439例患者进行临床试验,所有病例随机分为基础组(采用强的松、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及地巴唑等基础治疗)、针灸组(用毫针加灸法)、基础加针灸组(基础治疗加针灸)。共治疗4周。采用症状体征、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量表进行疗效评价。针灸选穴根据对建国以来针灸治疗面瘫临床研究文献的方法学评价的研究结果,筛选出6个常用穴位:地仓、颊车、台谷、阳白、下关、翳风,其中合谷取双侧,其余取患侧。灸法为在上述穴位上,每穴悬灸5分钟。
通过3组疗效比较发现,基础加针灸组、针灸组愈显率明显优于基础组(P<O.05),针灸组痊愈率明显优于基础组(P<o.05)。3组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量表分级比较,基础加针灸组、针灸组分级前后差值与基础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明显优于基础组。3组治疗前后FDI量表测定躯体功能评分比较,基础加针灸组与针灸组前后差值与基础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1)。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