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教育之窗 > 正文
  • 黄连生态栽培技术通过鉴定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2:58:54
  • 核心提示:注重环保 效益巨大 (记者张东风)中国利川黄连生态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成果鉴定会11月25日在京举行。出席鉴定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肖培根及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农业大学、国家科技部、中国

    注重环保  效益巨大

     

    (记者张东风)中国利川黄连生态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成果鉴定会11月25日在京举行。出席鉴定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肖培根及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农业大学、国家科技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的有关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这一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黄连生态栽培技术是全国首创的科研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是我国中药材生产耕作制度的一项重要突破。


      黄连是我国重要的中药。上世纪50年代,黄连药材资源十分紧缺,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的临床应用。从1958年开始,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与湖北省利川市福宝山药材场协作,徐锦堂等科研人员大胆进行农田栽连试验和黄连棚架改革,选择自然林下栽连、人工造林栽连、简易棚栽连、玉米黄连套种、药连间作、黄连种子湿沙棚贮和精细育苗等栽培技术,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创新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黄连生态栽培技术模式,被药农称为徐锦堂模式。该技术在利川市黄连产区已全面推广应用,提高了森林覆盖率,防止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黄连产量和质量。精细育苗使育苗率比传统方法提高8倍左右,缩短黄连育苗期一年,不但满足了当地黄连持续发展对秧苗的需求,还能大量供应外省区优质秧苗,同时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利川市由于推广该项技术,年创产值2.78亿元,使30万名农民脱贫致富。


      专家指出,该技术创立了一套特有的科学栽培模式,为黄连的人工栽培开辟了新的途径,使黄连不至于成为濒危植物,保证了黄连生产得以持续稳定发展,同时还节约了林木,保护了森林,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


      出席鉴定会的还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院士、湖北省政协副主席丁凤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房书亭、卫生部科技司司长祁国鸣、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诸国本、中国中药协会会长张洪魁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的有关人员。中国中医药报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