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教育之窗 > 正文
  • 药品不良反应≠药品质量事故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2:58:54
  • 核心提示:种种疑虑影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记者胡德荣从11月20日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药品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用药学术会议上了解到,我国已越来越重视药物警戒与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但一些情况仍在影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

    种种疑虑影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记者胡德荣从11月20日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药品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用药学术会议上了解到,我国已越来越重视药物警戒与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但一些情况仍在影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瑶华在大会上提到,时至今日,社会上许多人,包括一些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领导和医护人员、司法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性质还认识不足,分不清正常用法用量下的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品质量事故、医疗事故的区别。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医生和患者)认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是由药品不合格所致,把责任推向企业,而生产企业因害怕影响药品的销售量和企业形象而不敢报告;另外一部分人认为,药品不良反应等于医疗事故,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责任推给医院,要求赔偿,而医生害怕被认定为医疗事故并进而承担责任因而不肯上报;还有一部分医务人员会错误地认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仅仅是个体差异所致,与医疗行为和药品无关而不用报告。

     

      据介绍,国际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范围已经从化学药品扩展到传统药物、草药、血液制品、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及疫苗,从关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所要求的监测上市药品不良事件的早期信号,扩展到涉及临床可能发生的任何药源性损害,如假劣药物的使用,用药错误,缺乏药物疗效,无科学依据的扩大药物的适应症,药物的急性、慢性中毒病例、药物相关死亡率的评估,药物的滥用和误用所致的潜在性安全性问题等。健康报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