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和生态学研究
中国中医药报 (记者秦秋)9月20日~21日,中国生态学会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全国首届中药资源生态学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副主任委员桑国卫院士,中国生态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蒋有绪院士,以及来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7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
据统计,传统中医所用药材达13000种之多,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三大类。其中植物类药物居绝大多数,约为11146种,其间野生种类占80%左右。随着对中药材需求的急剧增加,我国药材资源,尤其是道地药材资源受到了严重破坏。在1992年公布的《中国植物红皮书》中,在所收载的398种濒危植物中,药用植物达168种,占42%还多。同时,由于中药材种植的自然生态环境对其有效物质含量等品质因素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因此,如何科学地规划、保护中药资源,在人工栽培过程中保持药材的道地性等一系列课题的研究,已成为我国中医药界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蒋有绪院士在成立大会上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对于医药资源植物,过去我们仅仅视为一种经济植物。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中医药现代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药用植物作为中药产品的原料,其保护和开发都有很多生态学问题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对解决中药资源生态学研究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大力开展药用动植物及中药道地药材的研究和保障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