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教育之窗 > 正文
  • 全国中医证候研究专家论坛举办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2:58:54
  • 核心提示:  本报讯 (记者海霞 王乐羊)7月15~16日,在北京举办的2004年全国中医证候研究专家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证候研究专家和其他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医证候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这个主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本报讯 (记者海霞  王乐羊)7月15~16日,在北京举办的2004年全国中医证候研究专家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证候研究专家和其他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医证候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这个主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本次论坛是由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陆广莘发起,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本着“搭建学术平台,汇聚领域专家,交流思路方法,促进学术发展”的宗旨,筹备并主持了本次论坛。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证候研究也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最受关注的部分。几十年来,中医学术界对证和辨证论治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学术触角遍及理论、临床、实验研究的各个领域。论坛上,18位来自中国中医研究院和全国各地的中医证候研究和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做了专题报告,内容涉及中医证候的概念及沿革,中医证候的特征、属性和本质,中医证候与藏象、病机、体质的关系,中医证候与疾病的关系,中医证候研究的特点、难点和切入点,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中医证候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医药学与生命科学前沿研究如何协调发展的方法学问题等。
      论坛上,专家们还就中医现代化的概念、中医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等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专家的学术报告及相关讨论内容,近期将在本报周一的学术版陆续发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