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高黄汤可明显改善肝功能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2:58:54
核心提示:退高黄汤可明显改善肝功能 瘀胆型肝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黄疸往往持续时间较长,治疗效果不理想。《湖北中医杂志》2004年第1期报道了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李民、王陆军等医生临床应用退高黄汤治疗瘀胆型肝炎,
退高黄汤可明显改善肝功能
瘀胆型肝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黄疸往往持续时间较长,治疗效果不理想。《湖北中医杂志》2004年第1期报道了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李民、王陆军等医生临床应用退高黄汤治疗瘀胆型肝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他们共收治了70例急、慢性瘀胆型肝炎患者,其中男48例,女22例,年龄18~61岁。诊断标准参照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研讨会(西安)拟定的标准。观察对象排除肝外阻塞性黄疸、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并符合中医血瘀热蕴证表现者(常见症状有口渴欲饮、便结、胁肋隐痛,舌质青紫等)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甲型病毒性瘀胆型肝炎2例,戊型病毒性瘀胆型肝炎13例,乙型病毒性慢性瘀胆型肝炎25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甲型病毒性瘀胆型肝炎2例,戊型病毒性瘀胆型肝炎9例,乙型病毒性慢性瘀胆型肝炎19例。治疗方法:两组均常规使用维生素、能量合剂等。治疗组予退高黄汤(赤芍、水牛角、丹皮、当归、三棱、桃仁、红花、黄芪、栝楼等)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予茵栀黄注射液,30ml/天,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疗程6周。
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缓解,肝功能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肝功能改善,STB下降幅度≥50%;无效: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者。
结果显示:治疗6周后,治疗组40例中,显效15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30例中,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5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李民、王陆军指出: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退高黄汤治疗组在改善肝功能、退黄速度和退黄效果方面,明显优于茵栀黄注射液对照组,治疗急性瘀胆型肝炎总有效率为93.4%;治疗慢性瘀胆型肝炎总有效率为72%,显示退高黄汤治疗急性瘀胆型肝炎疗效优于慢性瘀胆型肝炎。观察结果还表明,退高黄汤具有良好的改善皮肤瘙痒、便结、胁肋隐痛等临床症状的作用,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显著。退高黄汤方中重用赤芍。赤芍性苦微寒,善清血分实热。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赤芍具有改善微循环、恢复肝细胞的正常代谢和血液供应,加速胆红素排泄等作用。水牛角、丹皮、三棱、桃仁、红花、当归活血散瘀,行气解毒,具有改善酶的活性,减轻炎症,疏通胆道等作用,能促进黄疸的消退。黄芪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促进NK细胞的功能,以及诱导产生干扰素和加强肝细胞再生、修复能力的作用。方中少佐黄芪,暗合仲景“见肝之病,知病传脾,当先实脾”之旨,以益气健脾,阻断传变,且能佐制大量凉血药物的苦寒之性,助其散瘀之能;与当归相伍,可防行气破血之品戕伤气血,故临床取得满意效果。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