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匠药国际教育的志向
近年来,中医药国际教育逐渐由早期的普及、实用需求向成熟期发展,但其中还存在着许多深刻复杂的问题。中医医疗和教育虽在一些国家不再被限制或禁止,但尚未进入主流社会,中医课程进入正规大学还较少,中医学历仅被作为执业资格的凭证。由于中医仅作为替代或补充疗法,中药在发达国家还受到法律限制等原因,使中医药国际教育的发展受到影响。虽然渴望学习中医的人认可中医的疗效和技术成分,对中医的文化内涵则接受困难。因此,有人提出要文化、教育、医学三位一体,强调中国文化的传授。
针对境外中医医疗市场的特点,如个体开业为主、慢性病和疑难病为多、疗法多样等,有人提出在培养国际中医药人才时,应注重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临床能力的培养和中国文化的教授,以利于学生对中医药理论的进一步认识与掌握。
有长期在国外从教的中医药教育专家指出,国外所用教材受当地政策法规限制和认识局限,应与国内教材有所区别,要编写得少而精,翻译上应与中医理论相关~致,应突出中药名、方名的中国文化特色。国内外中医药教育人士呼吁,要加强教材建设,重视基础理论教育,提升临床实践水平,国内各中医药院校要联合扩大办学途径与方法。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