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科技信息库建设获阶段性进展
本报讯 日前,中医药科技信息数据库项目工作会议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召开,该项目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主持的中医药科技信息数据库阶段成果鉴定。来自全国中医药科研、教育部门的90余名科技工作者出席了会议,项目负责人、中国中医研究院副院长刘保延就项目的进展情况及已经获得的成果做了工作报告。会议表彰了中国中医研究院、上海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学院等8家在中医药信息数据库建设中有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26名先进个人。
该项目得到科技部中央级科研院所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基金资助。这次通过鉴定的是该项目下基于结构型数据库技术的中药基础科技信息库建设、基于数据库技术的中药科学实验信息库建设、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中医药异质、异构、分布式、联邦型多库融合共享平台建设、面向internet的中医药异地、远程、同步数据库共建平台建设、基于知识元知识表示体系的结构化古代本草文献数据库建设及基于本体论体系的中医药一体化语言系统建设等6个子项目。
中医药科技信息数据库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最终将包括中药基础与实验研究数据库群组,其中有50个子数据库、110个表单及数百个自动生成的中间表、800余个著录项目,涵盖所有中医药有关医、药及学术的内容,并能够通过网络技术提供远程检索服务,其完全开放式的结构便于实时扩充完善。这个项目动员了全国28家中医药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270余名科研人员通力合作,目前已完成各种数据、文献的撰写、整理、录入、标引47万条,收录基础词条60万,3800余万字,标注中药文献70种,编制了8900种中药的正异名词表。目前初步建成的中医药数据库已经向海内外提供中医药信息服务。B24.3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