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教育之窗 > 正文
  • 专家指出:中医络病与内皮功能障碍关系密切

  • 来源: 作者:大 勇 时间:2007-02-01 22:58:54
  • 核心提示: 专家指出:中医络病与内皮功能障碍关系密切  本报讯 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高科技引导现代中药学术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中西医专家在研讨会上同台交流,共同揭示出络病理论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密切关系,从而使
     

    专家指出:中医络病与内皮功能障碍关系密切

      本报讯  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高科技引导现代中药学术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中西医专家在研讨会上同台交流,共同揭示出络病理论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密切关系,从而使中西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病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中医络病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是以络脉生理功能变化为基础的特殊病机学说。早在成书于先秦时期的《黄帝内经》中便有大量关于络脉及络病的论述,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记载了络病及虫药通络等治疗方药。清代名医叶天士对络病理论做出了重大发展,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名言。后世虽屡有验案,但始终未有对中医络病进行系统整理,亦未形成学说体系。
      近年来,随着医学界对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内皮功能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引起了专家的极大关注。专家认为,内皮是血管壁内侧覆盖的一个皮层,它是一个有生理活性的内分泌器官,调节着动脉壁的平衡。由于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病都是与内皮功能有密切关系的,因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成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目标之一。
      河北医科大学医药研究院院长、河北以岭医药集团董事长吴以岭教授运用中医络病理论探讨心脑血管病的发病与治疗,揭示出中医络病理论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密切关系,提出“三维立体网络系统”。他认为,中医络病反映了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而导致的动脉硬化和痉挛,并研制开发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通心络胶囊,开创了心脑血管病治疗又一新途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徐成斌教授指出,内皮的损伤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启动事件,内皮细胞损伤可由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介导的因素所引起,导致内皮通透性改变,抗凝作用消失,一氧化氮下降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等均可引起内皮功能损伤。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曾定尹教授指出,脂代谢紊乱是造成内皮损害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研究证实通心络胶囊具有降脂抗凝的作用,同时可以降低血管内皮素水平,改善脂代谢紊乱,保护内皮功能。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蔡定芳教授通过研究证实,通心络胶囊对大脑神经功能缺损有改善作用,这可能与通心络降低中枢兴奋性氨基酸含量、降低内皮素含量及抑制内皮素基因表达有关,从而为活血通络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了现代科学依据。
      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主持,来自首都临床一线的1200名医务工作者参加了这一盛会。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