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艾滋病药物“免疫力素”通过审批
中药治“艾”将进入临床使用
据新华社西安2月21日电(记者冯国许祖华)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的新型艾滋病药物日前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并成功注册。这际志着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艾兹病药物可以进入临味试用。
这种名为“免疫力素”的新型艾滋病药物是中国科学家曹赫扬独立研究完成的。他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创办了成阳保健科学研究所,1992年开始研制艾滋病药物。与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艾滋病药物的治疗原理不同,曹赫扬采用的原理是阻断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同时增加白细咆提高免疫系统功能,进而通过免疫系统的恢复以进一步抑制瘸毒活性。
曹赫扬说,由于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细胞破坏人体免疫系统,进而造成艾滋病病毒感染是最关键的步骤,研究艾滋病药物必须能阻止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细胞,保护和增强人体免疫系统。“如把艾滋病视为战争,那么寻找到在杀死‘敌人’艾滋病病毒的同时而能保护自己(白细胞)的炸弹,则是关键所在。”
“顺此思路,经过反复实验,我终于在1998年筛选出了含有大量羟基官能团的化台物。”曹赫扬说,“这种化合物能聚集到艾滋病病毒包膜糖蛋白表面,使艾滋病病毒无法嵌入与细胞膜表面受体cD4分子结合,从而阻断了艾滋病病毒与人体健康细胞的融合,保护了人体免疫系统不受侵害。”
据介绍,这种命名为“免疫力素”的化台物的样品出来后,陕西省卫生防疫站进行的动物实验证明,它没有毒副作用。随后中国人民解破军第四军医大学按临床用量的600倍进行动物试验,仍然末见明显毒副作用。在河南省卫生防疫部门的支持下,此药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相对集中的河南省驻马店地区进行临床试验,患者服用后体质肓所改善而相关症状明显消除,其有效率在80%左右。取得效果后,部分患者主动要求参加试验。目前,当地政府以财政补助款扩大了临床试验,已由原来的31例扩大到350多例。
卫生部艾滋病防治中心的艾滋病专家赵文立说:“这种艾滋病药物治疗略径独特,而且成本低,临床成功后完全可以进行普及。这表明中国抗艾滋病药物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