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教育之窗 > 正文
  • 抢占生物经济制高点

  • 来源: 作者:张荔子 时间:2007-02-01 22:58:54
  • 核心提示: 抢占生物经济制高点近日,数位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上著名的华裔生物学家、医学家,在北京参加了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举办的“新世纪生命科学论坛”。如此多的世界一流科学家参加生命
     

    抢占生物经济制高点

    近日,数位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上著名的华裔生物学家、医学家,在北京参加了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举办的“新世纪生命科学论坛”。如此多的世界一流科学家参加生命科学高层论坛,表明了我围对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技术发展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在生命科学研究方面已具备了开展高水平交流的水准和条件。

    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在形成

        目前,生物技术已广泛用于农业、医药、环保、轻工、化工等重要领域。许多学者预测,生物绎济必将存21世纪超过网络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导。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生物技术为重点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在形成。

        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各大企业纷纷采取加强领导、增加投入、网罗人才、抢占专利、建设园区、培育产业等措施,加速抢占“生物经济”的制高点。美国生物技术研究开发费用高达380多亿美元,仅次于军事科学;英国、德国政府已采取措施,通过立法,强化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促进生物技术企业的发展;日本政府也决心在生物经济时代再刨辉煌,提出了“生物产业立国”口号;新加坡政府制定了“5年跻身生物技术顶尖行列”的目标,将外汇储备的5%-10%用于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

        一些发展中国家也不甘落后,马来两亚设立“生命科学部长委员会”,由副总理担任主席;印度成立生物技术部,以加速对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领导。

        中国在发展中国家领先

        我国生物技术经过近20年的发展,总体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开始在农业和医药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发展明显加快。进入临床研究的生物医药已达150多个,有基因工程干扰素等21种生物技术药物投入生产,生物医药制品2000年销售额已达200多亿元,14年增长了近100倍。

        在农业生物技术和能源、环境、工业生物技术等方面,我国也取得显著成就。中国的超级杂交稻每公顷产量突破了12吨,我国是世界上第二个有转基因抗虫棉花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转基因抗虫棉花2002年的种植面积占棉花种植面积的40%,5年来累计为农民增收50多亿元。

        在生物技术基础研究方面,我国  也不断取得突破。例如,中国作为惟一的发展中国家成员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1%删序工作;中国科学空独立完成了杂交水稻父本9311 (籼稻)的基因组序列草图;在国际上首次定位和克隆了神经性高频耳聋基因、乳光牙木质Ⅱ型、汗孔角化症等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已初具规模,目前涉及现代生物技术的企业约500 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其中涉及医药生物技术的企业300多家。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已建立了20多个生物技术园区,培育了一大批新企业,这些企业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起着 龙头作用。

    生物产业将成经济增长点

        进入新世纪以来,生物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国发展生物技术及产业的基本方针是:切实加强源头创新,重视集成应用,积极推进产业化,确保生物安全,实现跨越发展。

        中国是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拥有动植物、微生物约26万种,其中植物3万种,动物20万种,微生物3万种。已收集与重大疾病相关的中国人家系3000多个,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32万份,建立了全球保有量最大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中国目前拥有国家、部门和地方政府资助的牛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近200个,技术和产品研发人员2万多人,许多大学设有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专业。发展生物技术,中国具备资源、人才、市场三大优势。

        据科技部有关领导介绍,未来5~10年,中国生物技术的发展重点是基础生物学、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生物多样性、生物安全等领域。关键技术是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芯片、组织工程、动植物生物反应器、基因工程药物与疫苗、基因诊断与治疗,以及动植物转基因技术、生物农药、生物肥料以及生物安全等。上述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强化原始创新能力,发展生物高科技,培育生物新产业,力争使生物技术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一。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