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生命科学论坛”在京举行
本报讯 我国未来5至10年,将重点发展基础生物学等领域,并力争在功能基因组学等关键技术上寻求突破。
在18日举行的“新世纪生命科学论坛”上,科技部有关人士介绍,这些重点领域包括:基础生物学、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生物多样性、生物安全领域等;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芯片、组织工程、动植物生物反应器、基因工程药物与疫苗、基因诊断与治疗,以及动植物转基因技术、生物农药、生物肥料以及生物安全等关键技术将成为未来生物技术发展的重点。
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在谈到中国发展生物技术及产业的基本方针时说,我们要大力加强研究开发,积极稳妥地推进产业化,切实保障生物安全,从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善人民膳食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对生物技术的需求。他表示,这些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的发展,会强化我国科技的原始创新能力,使生物技术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一。
我国发展生物技术具备资源、人才、市场三大优势。作为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拥有动植物、微生物约26万种,其中植物3万种、动物20万种、微生物3万种。我国目前拥有国家、部门和地方政府资助的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近200个,技术和产品研发人员2万多人,许多大学设有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专业。
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举办的“新世纪生命科学论坛”,以“发展生物高科技,培育生物新产业”为主题。与会者包括曾获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和一些国际知名的生物学家、医学家。他们共同研讨国际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