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气散加味结合穴位注射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2:58:54
核心提示: 感音神经性耳聋占耳聋的60%。其原因包括遗传病、老年性、炎性、药毒性、创伤性、特发性等。《浙江中医杂志》报道,河南省安阳卫生学校的肖明珍近年来运用通气散加味结合穴位注射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30例,取得了满意
感音神经性耳聋占耳聋的60%。其原因包括遗传病、老年性、炎性、药毒性、创伤性、特发性等。《浙江中医杂志》报道,河南省安阳卫生学校的肖明珍近年来运用通气散加味结合穴位注射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3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选择30例该病患者,用通气散加味进行治疗,其方由柴胡、川芎、香附、骨碎补、牛膝、熟地、石菖蒲、葛根组成。每日1剂,分2次煎服,2周为1个疗程。同时作穴位注射。选耳聪、听宫、听会穴(听宫、听会2穴交替使用,每次选取1穴),用丹参注射液2ml均匀地注入上述2穴位中,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经治疗后,30例患者中,6例治愈(听力恢复到病前水平或20dB以内),7例显效(听力提高>30dB),12例好转(听力提高≥15dB),5例无效(听力提高<15dB)。平均治疗时间2个疗程,最短1个疗程,最长4个疗程。
通气散系王清任所创之方,其方中柴胡、川芎、香附3味行气活血,疏经通络,以通为用;配以熟地、骨碎补、牛膝滋阴益肾,以补为法;伍以葛根升阳达上,引药上行;石菖蒲开窍。再辅以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耳聪、听宫或听会穴,增强局部活血通络作用。共奏行气活血,补肾聪耳之功。现已研究证实,活血化瘀类药物,能降低血黏度,改善耳蜗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纠正缺氧状态,对耳蜗功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据此,肖明珍认为,该类药物在耳聋的治疗中是必不可少的。肖明珍同时认为,补肾中药能减轻药物对内耳的损伤,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具有加强和巩固疗效的作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