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
吕维柏:“中医西化”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医学和西医学是医学上两门大学科,互相渗透结合,产生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西化”和“西医中化”,是两个学科互相渗透的结果。我国有两支医学队伍——中医和西医,非要搞好中西医团结工作不可。党中央采取西学中和中医学院学生接受现代医学基础课程的方针,实在是非常英明正确的、解决了两种医学人员团结合作问题的举措。“中医西化”、“中医现代化”其实都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和“全盘西化”不同。“全盘西化”是不分青红皂白,不顾自身特点,一律照搬西方的东西,那确实是不对的。但是“中医西化”和“西医中化”却是必然的,特别是两种近似的学科或边缘学科,朝夕相处,互相“化”一点是十分正常的。不要怕变怕化,莫非要一成不变,到死也不变?我认为持这种想法的人是“恐西症”在作怪,反对用现代科学方法,强调用自身规律、方法,“复古寻旧”,把自己完全包裹起来,不受外界干扰,明哲保身,独善其身,还想成为“主流医学”,这样是行不通的。
10月25日
危北海:展望21世纪的中西医结合医学
面向21世纪,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一种开放性的、多态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体系。中西医结合医学要取得突破性进展,要特别重视抓好以下几个问题。一、充分运用生命科学的高新技术,开创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新局面。21世纪可以说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我们要实现中医现代化和在深层次上进行中西医结合,就要把中医药学和生命科学中最先进和现代化的分子生物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才是最有效、最有发展前途的研究途径和思路方法。从分子生物学和信息系统着手,来探讨证的发病机制,是研究证实质的突破口,分子生物学也是探讨中药疗效机制的有力措施。二、切实采用循证医学,使中医药临床疗效研究取得突破。三、发扬中医药整体治疗的观念,充分凸现其优势。当前有两件事是当务之急:一是建立中西医结合的证候学,使其尽量客观化、标准化和定量化;二是引用现代医学的生命质量标准。以这两方面为主也可制定其他参照指标,以之作为评定中医临床疗效的一个准则,也作为衡量中医整个治疗观念的可靠基石。
11月1日
王传社:中医西医最终将殊途同归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