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教育之窗 > 正文
  • 2004中医药精彩观点回放D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2:58:54
  • 核心提示:  10月11日  吕维柏:“中医西化”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医学和西医学是医学上两门大学科,互相渗透结合,产生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西化”和“西医中化”,是两个学科互相渗透的结果。我国有两支医学队伍——中医

      10月11日


      吕维柏:“中医西化”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医学和西医学是医学上两门大学科,互相渗透结合,产生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西化”和“西医中化”,是两个学科互相渗透的结果。我国有两支医学队伍——中医和西医,非要搞好中西医团结工作不可。党中央采取西学中和中医学院学生接受现代医学基础课程的方针,实在是非常英明正确的、解决了两种医学人员团结合作问题的举措。“中医西化”、“中医现代化”其实都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和“全盘西化”不同。“全盘西化”是不分青红皂白,不顾自身特点,一律照搬西方的东西,那确实是不对的。但是“中医西化”和“西医中化”却是必然的,特别是两种近似的学科或边缘学科,朝夕相处,互相“化”一点是十分正常的。不要怕变怕化,莫非要一成不变,到死也不变?我认为持这种想法的人是“恐西症”在作怪,反对用现代科学方法,强调用自身规律、方法,“复古寻旧”,把自己完全包裹起来,不受外界干扰,明哲保身,独善其身,还想成为“主流医学”,这样是行不通的。

     

      10月25日


      危北海:展望21世纪的中西医结合医学


      面向21世纪,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一种开放性的、多态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体系。中西医结合医学要取得突破性进展,要特别重视抓好以下几个问题。一、充分运用生命科学的高新技术,开创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新局面。21世纪可以说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我们要实现中医现代化和在深层次上进行中西医结合,就要把中医药学和生命科学中最先进和现代化的分子生物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才是最有效、最有发展前途的研究途径和思路方法。从分子生物学和信息系统着手,来探讨证的发病机制,是研究证实质的突破口,分子生物学也是探讨中药疗效机制的有力措施。二、切实采用循证医学,使中医药临床疗效研究取得突破。三、发扬中医药整体治疗的观念,充分凸现其优势。当前有两件事是当务之急:一是建立中西医结合的证候学,使其尽量客观化、标准化和定量化;二是引用现代医学的生命质量标准。以这两方面为主也可制定其他参照指标,以之作为评定中医临床疗效的一个准则,也作为衡量中医整个治疗观念的可靠基石。

     

       11月1日


      王传社:中医西医最终将殊途同归


      从发展的角度看,中西医结合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虽然,西医和中医是不同的医学体系,起源不同,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指导思想不同等等,两者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但是,它们之间有两个基本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两者研究的对象是一致的,两者最终目标也是一致的。为了同一个目标,针对同一个对象,确有不同的理论体系,这只能说明中医和西医均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认识人体的生理和疾病,两者均是片面的、不完善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和西医对人体生理和疾病的认识均会逐步深入和完善,逐渐接近于人体的本质,而这个本质只能有一个,因此,从理论方面来讲,中医和西医会是殊途同归。当然这会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医和西医均会逐步地、全面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对方的优势,从而相互取长补短。《中国中医药报》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