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教育之窗 > 正文
  • 民族药产业发展与产业政策座谈会在京召开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2:58:54
  • 核心提示:让更多民族药进入“一典二目” (记者张东风)中国民族医药学学会10月31日~11月1日在京组织召开了“民族药产业发展与产业政策座谈会”,来自全国的藏、蒙、维、彝、苗等民族医药专家、企业家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领导就当前

    让更多民族药进入“一典二目”

     

    (记者张东风)中国民族医药学学会10月31日~11月1日在京组织召开了“民族药产业发展与产业政策座谈会”,来自全国的藏、蒙、维、彝、苗等民族医药专家、企业家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领导就当前民族药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药品开发、进入医保、资源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发展民族药产业的战略思路等问题提出了积极建议。


      民族药产业近十几年来异军突起,已成为我国医药经济中富有特色的工业门类,在不少省区民族药都被列为当地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民族药列入国家标准的共有922个,其中成药865种;全国有150多个民族药企业,常年生产民族药400多个品种。然而,进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品种仅有47个,而且在内地城市的医疗单位中几乎没有医生了解和应用民族药。尤其是新颁布的2004年版《医保目录》中,中、西药都有一定比例的增加,而民族药却没有新增品种。


      与会专家和企业家一致认为,《医保目录》对民族药发展至关重要。医药企业的产品能否被纳入其范围之内,将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市场开拓空间的大小,同时也是群众认识民族药的重要途径。民族药进不了《医保目录》是管理缺位造成的,希望国家能针对民族药的特殊性对其进行特殊的管理。建议在评审机构中增加民族药专家,对民族药应与西药、中药同等对待,保持民族药入选品种数量的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


      此外,民族药的剂型改革困难大,障碍重重,知识产权常常受到侵害,资源保护不力,基础研究薄弱,标准严重滞后,对民族药的宏观管理及政策缺失等问题,都困扰着民族药企业的发展,有待于国家出台对民族药的倾斜政策,以利于民族医药事业和产业的发展。为此,与会专家和企业家还建议,将民族医药产业发展列入国家经济发展纲要,在西部大开发中制定和落实民族医药的产业政策,保证民族医药的健康发展;加强基础研究,组织民族医药专家评审委员会,让更多的民族药进入“一典二目”(即《中国药典》、《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争取2004年版《医保目录》补充《民族药分册》;启动“民族药保护品种”评审程序;省一级民族区域自治政府有权自主制定该行政区内民族药的地方标准并颁布实施,报国家主管部门备案;积极支持民族药剂型改革,放宽审批条件。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