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举办孙思邈国际文化节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2:58:54
核心提示:中国中医药报 (记者谷立) 10月26日,由中国中药协会、中国药材集团公司、许昌市人民政府主办,禹州市人民政府、河南宋基投资有限公司承办的“药王孙思邈国际医药文化节暨2004中医药文化交易会”隆重开幕。国家中医药
中国中医药报 (记者谷立) 10月26日,由中国中药协会、中国药材集团公司、许昌市人民政府主办,禹州市人民政府、河南宋基投资有限公司承办的“药王孙思邈国际医药文化节暨2004中医药文化交易会”隆重开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房书亭、河南省禹州市市长张明山、副市长刘松钦、许昌市委书记刘春良、许昌市市长毛万春,马来西亚及国内中医药行业的有关专家学者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张明山市长主持,房书亭发表了重要讲话。
房书亭说,中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是世界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药王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今天举办这次大会,对于弘扬药王文化,振兴医药事业有着重要意义,必将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希望禹州市通过“药交大会”这个平台,深入挖掘药王文化精髓,打造成禹州中药品牌,以药文化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本届“中医药文化交易会”以“药王、文化、经济”为主题,以产品展示、贸易洽谈、学术研讨、项目合作为内容,旨在弘扬中华传统医学,发挥中医药在治病救人中的作用,宣传药王孙思邈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打造“药王”品牌,提高禹州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产品在全国的知名度。
新闻背景
禹州既是“药王孙思邈”的“第二故乡”,又是我国中医药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中药材种植、采集、加工历史。药王孙思邈长年在此采药行医,著书立说,先后撰写《备急千金药方》和《千金翼方》各30卷,合称《千金方》。此书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类书,系统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医药成就。禹州市与药王孙思邈的传说丰富多彩,源远流长。贞观23年,唐太宗之女身患重病,久治不愈,孙思邈应召入宫,以随身所带灵药治愈公主之疾,因此他被皇上封为“药王”。他给穷人治病分文不取,救活了不少濒临死亡的人。孙思邈活了101岁,死后葬在禹州,当地人们为他建祠纪念。也正是孙思邈与禹州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才成就了禹州中药材交易的兴盛与繁荣,后来到每年的3月都会在禹州形成药交大会。至明太祖朱元璋时,朱元璋下令全国药商云集于此,使禹州成为当时全国性的中药材交易集散地。清乾隆年间禹州药市达到鼎盛时期,乾隆13年,形成了春秋两季定期交易会。两百年来,禹州“药交会”规模越来越大,客商云集,形成了以药材为中心的山货行、中药行、切药行及丸散业四大专业市场,出现了“无街不药行,处处闻药香”的繁荣景象。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