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属中医“痹证”范畴。临床多采用激素麻醉药物封闭、理疗等方法对症治疗,但疗效不理想。《湖北中医杂志》2004年第2期报道了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中心医院吴波、李祚雯医生临床采用野木瓜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他们共收治了52例患者,其中男41例,女11例;年龄在17~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岁;病史≥1年者12例,≤1年者40例,以半年内居多;临床所有病例均经X线腰椎摄片,部分进行CT或MRI检查确诊,其中根性坐骨神经痛(即有特殊骨质病变者)13例,干性坐骨神经痛(即病因不明确者)39例。临床表现:多为患侧从腰、臀部经大腿后、小腿外侧引至足部的疼痛,呈放射状,酸胀或僵硬不适,疼痛呈烧灼样或刀割样,在持续性基础上有间歇性增剧,夜间更甚。咳嗽、劳累、弯腰、用力排便时疼痛加重;体检时沿坐骨神经分布区有压痛,Laseque等牵扯征阳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腰部X线、CT、MRI检查可有或无骨质病变。治疗方法:理疗:行红外线局部照射,疗程为15天,每次照射时间为20分钟。水针:红外线照射后,采用野木瓜注射液行穴位注射。选取患侧足太阳配合少阳经穴如秩边、臀中、环跳、阿是穴,配用殷门、委中、承山、阳陵泉、绝骨、悬钟等穴位,每次选主穴位1个,配穴2个,主配穴轮流交替使用。局部消毒后快速刺入皮肤,缓慢进针,上下提插得气后退针少许,徐徐注入药液。主穴位注射野木瓜注射液4ml,配穴位注射野木瓜注射液2ml。若压痛部位不明显、症状轻或部位局限者可在阿是穴或委中穴注射,间日注射1次;疼痛部位大或有放射感者,可循经取穴,交替注射,15天为1个疗程。
疗效标准:临床治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活动正常;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主要体征减弱,遇诱因局部可有轻微不适等症状;好转:症状、体征有不同程度减轻,活动轻度受限;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结果显示:52例患者临床治愈27例,显效12例,好转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38%。
吴波、李祚雯医生指出:红外线理疗以温热效应为基础,能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消肿止痛。野木瓜注射液穴位注射具有祛风止痛、舒筋活络、行气活血的作用。红外线理疗配合野木瓜注射液穴位注射可以明显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使细胞氧化过程加快,增加细胞代谢和吞噬能力,降低神经兴奋性,从而使肌张力降低,肌肉放松,达到消除炎性肿胀、粘连和止痛的目的。此法还具有消除静脉瘀血,加强组织营养,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通过水针穴位注射治疗,使过去认为必须手术治疗的病人,大部分可以避免手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