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教育之窗 > 正文
  • SARS与中医

  • 来源: 作者:北京 张燕萍 时间:2007-02-01 22:58:54
  • 核心提示: SARS与中医 目前发生的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病急,持续高热,全身酸痛,呼吸困难,x胸片显示炎症进展迅速,有传染性。根据中医理论当属温病中的“春温”、“瘟疫”范畴。“春温”指冬受寒邪,伏邪至春季所发的

        SARS与中医

     

    目前发生的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病急,持续高热,全身酸痛,呼吸困难,x胸片显示炎症进展迅速,有传染性。根据中医理论当属温病中的春温瘟疫范畴。春温指冬受寒邪,伏邪至春季所发的急性热病或春季感受风热而发的急性热病。今年冬春季气候多变,所谓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瘟疫指伤寒之热未去,更感时行疫疠之气,造成流行的急性传染病的总称。疫疠指某些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会造成流行的疾病。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是否患病与机体抵抗力的强弱密切相关。当受寒劳累、情志失调或既往有慢性疾病时,人体的正气受损,再感受外邪侵袭就容易患病。

    二、对SARS的中医防治原则

    根据中医防治疾病的理论和经验,预防疾病应在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方面注意:养生保健,合理饮食,劳逸适度,增强体质,采用扶正祛邪的方法。

    根据此次疾病的特点综合各方面的经验,中医专家组提出的防治原则是:清热解毒,芳香化湿,宣肺透邪,益气养阴。

    三、我国历史上中医对防治传染性疾病的经验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医对传染性疾病的认识已很久远。古时没有西医治疗方法,靠中医中药也战胜了各种疾病,保障了人类的繁衍生息。近代,人们在与传染性疾病作斗争中,中医药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在的中老年人可能都还记得,50年代流脑和乙脑流行时,蒲铺周老中医和当时的一批中医学者们应用中医理论作指导,使用中医药救治了一大批濒临死亡的患儿。70年代一些农村甲肝流行,我们在医疗队就地取材,应用柳枝、柏叶等中草药熬煮大锅汤送到家家户户,有效地遏制了疫情的发展。1998年北京流感流行,中医药在防治工作中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此次应对SARS,采用中医药的防治,较以往又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发展。首先,在方药的组成方面,过去大部分是单兵作战,各位医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开方防治;现在进入了信息社会,全国甚至全世界信息互通,各方面专家在充分掌握资料的情况下共同制定防治方案,并随时根据新的信息修改完善,增加了方案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另外,在药物制剂的质量方面,当今都有现代化的制剂设备,各医院都注意把握进药途径,基本上保证了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四、预防药物和治疗药物的区别

    预防药物是针对健康易感人群设立的,药性比较平和,比较安全,适应范围较广。处方是经过专家论证的。

    治疗药物是针对已患病病人,根据病人不同病期和临床表现而应用的药物。

    五、推荐的预防处方的形成依据和区别

    目前推荐的预防处方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北京地区和中央直属单位30多名有关

    专家进行讨论,并在应用过程中根据新的反馈信息进行了修改而最新发布的方案。如:

    处方1:药物:生黄芪1 0克,败酱草1 5克,苡米1 5克,桔梗6克,生甘草3克

    功能:益气化湿,清热解毒。

    适用:平素易感冒,抵抗力较差,易有脾胃不合者。

    处方2:药物:鱼腥草1 5克,野菊花6克,茵陈1 5克,佩兰10克,草果3克。

    功能:清热解毒,利湿化浊。

    适用:平素湿热较重,易腹胀,舌苔厚浊者。

    处方3:药物:蒲公英l 5克,金莲花6克,大青叶1 0克,葛根1 0克,苏叶6克。

    功能:清热解毒,散风透邪。

    适用:平素体质较强,易上火者。

    煎服方法:将水加至超过药物表面约2~3厘米,中火加热至沸腾后,小火加热1 5~20

    分钟,倾出药液。每剂煎煮2次,将2次煎煮药液混合后,分2次饭后温服。每次服用量不超过200毫升。

    六、目前市场上各种不同预防处方如何选择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种预防处方,有些处方是罗列了一些可能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而这些药物基本上都属于中药的清热解毒药。如果久服或平素体质较弱的人服用之后,可能会伤及正气。这样不但不能预防疾病,可能还会适得其反,造成身体的不适。

    那些被宣传成可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大多是温补之品。如果平素体质偏热,易上火者,或体虚而突然大补,都会造成身体不适。

    预防处方选择不当而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应:

    1、过服寒凉药物:腹泻、乏力、头晕、汗出、食欲不振等。

    2、过服温补药物:口干舌燥、头晕、头痛、睡眠不安、腹胀、便干、食欲不振等。

    建议:不要轻信所谓秘方、偏方、验方,这些处方未经专家论证。最好使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处方。购买预防中药应选择质量有保证的医院、药店,以免因假药、劣药而造成不良后果。

    七、推荐处方是否人人需要服用

    推荐处方不是人人需要服用的,一般非易感人群,应在执行卫生部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社区综合性预防措施(试行)》方法的基础上,注意衣食住行的科学性,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注意事项:

    1、以上仅为推荐处方,在应用中药预防时,要区别不同情况,因人、因地、因时,有针对性地选择。

    2、应在执行卫生部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社区综合性预防措施(试行)》方法的基础上,在疾病流行地区,对可疑接触过SARS患者的人群及易感者,由中医师指导来合理服用

    预防中药。

    3、老人、儿童如没有接触史或基本不可能接触患者的,不需服药预防。如确实需要服

    用的,应在医生指导下减量服用。慢性疾病患者及妇女经期、产后慎服;孕妇禁用。

    4、中药预防处方不宜长期服用,一般3~5天。可能密切接触者服用5天;一般人员服用3天。每日1剂,分2次饭后温服。每次服用量不超过200毫升,服药时忌食辛辣、油腻。

    5、服用中药预防处方后感觉不适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咨询医师。对预防处方中的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不要轻信所谓秘方、偏方、验方。购买预防中药应选择质量有保证的医院、药店,以免因假药、劣药而造成不良后果。

    易感人群:

    1、  直接接触过SARS患者或疑似患者的人员。

    2、  到过疫区,但未接触过SARS患者或疑似患者的人员。

    3、工作环境可能接触SARS患者或疑似患者的人员。

    八、SARS的中医治疗

    SARS因其有传染性强、热毒重、群聚发病、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故归属于中医瘟疫范畴。其病因为感受疫毒时邪,病位在肺。其基本病机特点为:热毒痰瘀,壅阻肺络,热盛邪实,湿邪内蕴,耗气伤阴,甚则出现气急喘脱的危象。由于各地区气候特点和人群不同,患者在不同病期的表现也有较大差异。南方多湿,北方多燥,北方患者病后热毒症状明显,兼有挟湿,可迅速损伤人体肺气和津液,甚至出现气阴暴脱症。因此在中医治疗用药上我国南北方也有差异。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