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健康顾问 > 正文
  • “冬补”如何补 “冬藏”藏什么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01-05 08:22:19
  • 核心提示: “三九四九不出手”,“夏长秋收冬藏”,三九四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也是冬季进补养生的好时节,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关注养生保健,那么冬季到底要怎么藏,如

        “三九四九不出手”,“夏长秋收冬藏”,三九四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也是冬季进补养生的好时节,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关注养生保健,那么冬季到底要怎么藏,如何补?
        “冬藏”也要适当运动
        冬季在五行中属水,具有滋润、向下、寒凉等特性,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有不少市民把“冬藏”理解为冬眠或冬歇,整天窝在空调间或者沙发上看电视、玩电脑,认为不动就是保存能量,其实这是个误区。
        中医所说的“宜藏不宜泄”关键在于注意保温,避免风寒侵身,不等于消极躲避低温,要适应冬天的气候而活动,避寒就暖,勿使腠理过度开泄,以减少体内阳气向外发散,并要使精神内蓄,保持于潜藏伏匿的状态,不要随意宣泄无度。
      冬季除了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外,也要多吃热温性食物为身体藏热量。一般来说,可以适当吃些牛肉、羊肉、狗肉、桂圆肉、枣、蛋、山药、猪血、糯米、韭菜等温热之品,以取阳生阴长之义。同时,可吃些补脾胃的粥,民间就素有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习俗,比如消食化痰的萝卜粥、补肺益胃的山药粥、养阴固精的核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等。
      冬补也防“过犹不及”
      中医的“进补”是经过长期理论和临床研究出来的辩证的医学方式,运用药性和食物的偏颇,调整人体的偏颇,从而使人体内阴阳两气平衡,得到一个健康的身体。任何药物服用过量都有害,过量进补会加重脾胃、肝脏负担。
      许多人以为膏方就是补药,多点少点没关系,没有严格按照医嘱服用。其实,膏方的服用有一定禁忌。比如膏方中有当归等活血中药,女性经期中不宜服用,会增大月经量。此外服用膏方期间如发生感冒、发热咳嗽多痰或其他急性疾病时应暂停服用,若发生便秘、腹泻、腹胀、痰多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咨询医生。
      一般来说,在正规医疗场所开具调理进补的药方都是根据个人的体质开具,但是少数人在服用期间仍会出现一些反应,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微调。比如一些滋补较多的膏方可能会影响脾胃功能,出现胃口不好不适,可以用点山楂、神曲等消食药物,出现胃胀、腹胀等症状,可以服用如陈皮理气化湿的中药。如果出现咽喉干燥、大便干结等“上火”症状,可以用点菊花、金银花清火中药。
      在服补药期间,如因误食所忌饮食,常能使药效降低,或引起不良反应。如服含有人参,黄芪等补气的药物时,应忌食萝卜,因为萝卜是破气消导之品。同时不能茶叶水冲服,因为茶叶会影响参类疗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