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即脑卒中、脑血管意外,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发病率最高,来势凶猛,死亡率高,后遗症复杂而严重。据2013年10月27日“世界卒中日”宣传周报道,截至2012年底,我国脑卒中标化患病率约为1.82%,以此估算,我国40岁以上罹患脑卒中的人群高达1036万人。卒中对于人们健康的影响与危害目趋严重,必须引起重视。中风虽来如风之急,但其病理变化是有一个逐渐发展过程的。所以,只要平时加强养生保健,注意以下八要,可尽量避免中风的发生。
一要积极防治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高血压是导致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久病会损害大脑小动脉管壁的肌层,形成微动脉瘤,这是血管壁上的薄弱环节,一旦血压突然升高,极容易引发破裂出血,引发出血性中风。动脉硬化会使血管壁脆性增加,易破裂出血,又容易导致脑血栓形成和脑血管栓塞,引发脑梗死。因此,重视防治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可有效地防止中风发生。
二要保持平和乐观的情绪
避免“七情”剧烈变化影响情志和气血流畅,特别是情绪过于兴奋激动、生气动怒、焦虑紧张危害最大。当一个人暴怒或情绪过于紧张激动时,气逆上冲,会诱发全身小动脉持续痉挛,导致血压突然升高而诱发中风。所以,平时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忌大怒和悲喜过度,对预防中风意义重大。
三要注意气候突然变化
虽然中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秋末以后、冬季至初春这一阶段,天气严寒,气候变化剧烈,特别是大风降温天气,是中风发病率最高时期。因为寒冷会使血管收缩,交感神经兴奋,小动脉发生痉挛,血压上升,故易引发中风。所以,冬春季节中老年人应重视收听天气预报,加强防寒保暖,风大降温天气,年高老人最好不要外出。
四要饮食低脂低盐
预防中风一定要重视节制饮食。研究表明,吸烟酗酒、暴饮暴食,是诱发中风的重要原因。特别是高盐饮食是引发高血压的重要诱因,而高脂饮食则是引发肥胖和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所以,中老年人的饮食,应定时定量,戒烟少酒,每餐吃七八成饱,吃低脂(肉类和脂肪提供的热量最好占总热量的25%以下)低盐(每日最好控制在6克以下,5克更好)饮食,少吃零食,烹调宜清淡,适当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鱼、杂粮、黑木耳、香菇等,宜适当喝些绿茶,少吃动物内脏与高糖食品(加糖果汁、蜜饯、糕点等),这对预防中风都有重要意义。
五要保持充足睡眠
一夜睡眠不佳,第二天就会精神不振,容易疲劳,降低机体的免疫力,血压上升,容易诱发中风。所以,中老年人生活要规律,按时作息,晚上看电视或娱乐时间不宜太晚,不要熬夜。中午还应午休1小时左右,以保证下午情绪稳定、精力充沛,这是防止与减少中风发生的重要保证。
六要适当进行锻炼
长期坚持适当的运动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练气功等,对增强体质、调节情绪、稳定血压、预防中风十分重要。老年人运动,一定要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可过劳(不做过于剧烈的运动)、注意安全,特别是大风降温、雨雪与下雾,或高温酷暑等异常天气,不要外出锻炼,可在室内适当活动。
七要预防高危因素
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以及身体肥胖、大脑供血不足等,都是容易诱发中风的高危因素,要注意防治。此外,还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大便时不要过于屏气用力,这对预防中风很重要。
八要重视定期体检
中老年人每1-2年应定期进行一次体检,做到对中风的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