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健康顾问 > 正文
  • 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六大原因

  • 来源:上海中医药报 作者:刘谊人 时间:2013-09-09 10:19:00
  • 核心提示: 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抗菌素的应用是最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一般来说,在应用抗菌素48-72小时后,由感染所引起的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会得到有效控制。但有时却并非如此,有的患者在用药48-72小时后体温仍然很

        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抗菌素的应用是最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一般来说,在应用抗菌素48-72小时后,由感染所引起的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会得到有效控制。但有时却并非如此,有的患者在用药48-72小时后体温仍然很高,其他症状的改善也不理想。每当遇到这种情况,部分患者就沉不住气,急于更换抗菌素。专家介绍说,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应是:先不要急于更换抗菌素,而是注意查找有无影响抗菌素治疗作用发挥的原因,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避免抗生素滥用。从临床资料来看,造成抗菌素无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判断错误这是造成抗菌素无效的最常见原因。当患者出现发热,而发热又并非细菌感染所致,而是与其他微生物感染有关,如真菌或病毒感染,或者与某些非感染性发热有关,如药物热、肿瘤热、中暑发热等。如果对此不加以综合分析,见发热就上抗菌素的话,必然会因为判断失误而无法获得可靠疗效,从而导致抗菌素治疗无效。

        2.药物选择不当即便是细菌感染也不是只要给予抗菌素就会有效。因为不同类型的细菌对不同的抗菌素敏感度不一样,如果不了解感染菌的种类,或者因为不明抗菌素的抗菌谱而胡乱用药,都会导致药物选择不当而无效。

        3.用药方法不当用药方法包括给药途经、间隔时间及剂量等。如果患者不能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规范用药或用药方法不当,都会造成抗菌素治疗无效。比如,重症需要静脉给药而只给了口服药,感染性脑膜炎、心内膜炎需要大剂量用药而实际用量偏低;需要每日2次或2次以上给药的病例,患者只服用了1次,患者因担心药物副作用而随意减小用量等,这都无法达到有效治疗目的,必然造成抗菌素治疗无效。

      4.耐药菌感染抗菌素的广泛应用导致耐药菌株逐年增加,尤其是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等菌株的耐药率较高,可对多种抗菌素产生耐药。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达90%以上,痢疾杆菌对氟哌酸的耐药率达到70%左右。

      5.患者状况较差如老年、体质虚弱、机体防御能力及免疫功能低下以及伴有水电解后紊乱时都会影响抗菌药物的疗效,导致抗菌素疗效降低或无效。所以,对有上述情况的人群在给药时应同时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6.混合感染在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和妇科感染等方面,混合感染率呈现递增趋势,尤以兼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单一使用抗菌素的疗效往往较差,常常需要联合应用甲硝唑、替硝唑等抗厌氧菌药物,才能兼顾治疗,以提高疗效。
        (刘谊人/荐)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