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春节前后,气候寒冷,是面瘫病的高发季节。记者走访了上海市曙光医院脑病科,发现今年因面瘫病来就诊的患者依然很多,这些患者以20-40岁的男性居多,疾病病因一般是患者感染了嗜神经、带状疱疹等病毒,又在病毒感冒、过度劳
春节前后,气候寒冷,是面瘫病的高发季节。记者走访了上海市曙光医院脑病科,发现今年因面瘫病来就诊的患者依然很多,这些患者以20-40岁的男性居多,疾病病因一般是患者感染了嗜神经、带状疱疹等病毒,又在病毒感冒、过度劳累或面部长期吹风等因素下而诱发。对此,脑病科潘卫东提醒,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防范疾病入侵的最好保障,因此建议人们在寒冷季节要休息好,并做好保暖措施。
气虚体质者易患面瘫
常见的面瘫一般都是贝尔氏麻痹,属于周围神经病变,就是由于受凉、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等原因,导致面神经受损,它支配的肌肉则出现瘫痪。一年四季都可发作,但冬春两季是面瘫的高发季节。中医认为,邪之所腠,其气必虚。正气虚弱的人适逢寒风外袭,就容易发生面瘫。寒冷天气,人们外出时,倘若面部和颈项部没有做好保暖措施,致使面部肌表气血不足,毛孔开泄,外界风邪乘虚而入,便会导致面瘫发作。这主要是风邪进入气虚体质者的表浅经络,引起经脉闭塞所致。
面瘫一般发生较突然,患者面部麻木、耳后疼痛、耳内和耳后突发疱疹等先兆症状很少见,但如果发生,必须警惕。多数病人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侧偏歪,此外,还有耳后肌肉疼痛、听觉过敏、味觉减退或丧失等症状。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内翻,使泪液不能
按正常引 流而外溢。
中西医治疗效果好
面瘫患者,应该及早就医,最好在三天内就诊,如果治疗不及时,比如2-3个月还没有治好,就可能出现面瘫后遗症,如面部歪斜、面肌痉挛等情况。治疗越早,效果也就越好。
西医主要靠激素治疗和局部理疗结合。激素的作用是消除神经水肿,可以口服,也可通过静脉输液。如果怀疑由病毒感染引起,在给予激素的同时,还应抗病毒治疗。理疗则包括离子导入、激光治疗、红外线照射等手段。中医治疗办法也不少,包括药物外洗外敷、贴膏药、针灸等。目前,临床上多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第一是去除病因。第二是对症治疗,改善循环消除面神经水肿。第三是营养神经。经及时正规治疗,完全治愈率可达到75%-85%左右,一般治愈后不会复发。潘卫东还指出,一般单纯受风导致的面瘫,没有伴随其他慢性疾病者,其实无需治疗,一般两周左右可自愈,但如果是因病毒感染引起,恢复起来要慢一些,就需要及时就医治疗了。
此外,面瘫病人可在面瘫治疗一周后配合自我护理,以促进疾病恢复。
1.睡前用湿热毛巾敷患侧面部20分钟。
2.先用手掌自患侧外眼角向耳上方平推50-100次,再用手掌自患侧口角向外耳道方向平推50-100次。
3.对照镜子做皱眉、抬额、露齿、鼓腮、吹口哨等动作,每次练习2-3分钟,每日练习2-3次。
防面瘫,保暖是关键
1。避免寒风袭面
面瘫的发作和气温偏低有很大关系。不少市民不注意日常面部防护,有人开车时喜欢打开窗户,有人睡觉时开窗户等,这些做法都容易造成面瘫。所以市民出行时要注意防风防寒,出门尽量戴口罩,开车或坐车时最好不要摇下车窗,在寒风凛冽的时段不妨用围脖、口罩等包裹住面部,以减少寒风刺激。尤其是年老体弱、病后、过劳、酒后及患有高血压病、关节炎、神经痛等慢性疾病者,尽可能不要迎风走。
2.补充B族维生素
B族维生素,能够帮助神经传导物质的合成,能够防治面瘫。人们可适当增加维生素B族的摄入,如B1、B2、B12等。维生素B族富含于颜色鲜艳的蔬菜水果中,如胡萝卜、番茄、冬瓜、黄瓜、木瓜、苹果、菠萝、梨、桃、西瓜、杏、柿子、葡萄等。另外,面瘫患者在日常饮食上因根据自己的病情给予半流质或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避免辛辣,酸,干,硬,粗糙食物。
3.勤擦脸部
勤擦脸可促进面部气血运行,纠正“表虚”,增强面部经络抵御风寒的能力。对于饮酒到半夜的人来说,如果出门前注意把脸部反复擦热再出去,就可避免面瘫的发生。
4.避免过度疲劳
应注意劳逸结合,不能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睡眠,不给病毒侵犯创造条件。
5.坚持锻炼身体
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寒冷季节可选择在风少场地或室内进行锻炼,以提高自身免疫力,从而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