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人体阳气生发,新陈代谢增强,能在这个大自然“发陈”之时,采用科学的养生方法,对健身防病十分有利。
春季气候变化无常,时而温暖舒适,时而多风,冷空气来袭。此时人体皮肤肌理逐渐变得疏松,特别是阳气虚弱的老年人,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下降,稍不注意,极易受寒,引发呼吸道感染。此时的气候条件又适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生存和传播,所以预防感冒是此期养生保健的关键内容。预防感冒,不妨试试如下方法。
艾条温灸当寒邪入侵机体可引发肌肉酸痛、头痛、肩背僵硬不舒服等不适症状。采用“温和灸”可取得满意效果。艾灸是用艾绒制成的艾条,在人体穴位或患处的皮肤表面,直接或间接地温烤,以温运气血,疏通经络,扶正祛邪,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目’的。对于阳虚体质的老年人,借助艾叶本身的辛温之性,以及艾灸法对阳气的补充和激发作用,即可达到增强人体阳气的目的,从而能够抵抗寒邪侵袭,防治感冒。
所选的穴位主要是背部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即头向前低时,颈后所出现的高骨下方)、风门穴(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以及足三里(屈膝垂足,在犊鼻下三寸)。这些穴位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上,对以上穴位采用“温和灸”,具有振奋阳气、活血通脉、激发人体正常抵抗力的功效。可将艾条点燃的一端靠近穴位,距皮肤约二寸。根据患者的热感反应,上下移动,调节温度。在患者感觉局部温热舒适时固定施灸,以稍有红晕为度。一般可灸l 0~1 5分钟。2天1次,多采取晚上9点左右睡前施灸。
服点中药古代养生家认为春季还应服些中药,以调整机体功能,预防疾病。《千金翼方》中提出:“凡人春服小续命汤三五剂”,可健体防病。其配方:桂枝9克,附片1 5克,川芎9克,麻黄6克,人参6克,白芍1 2克,杏仁9克,防风9克,黄芩9克,甘草5克,生姜9克。用法:附片先煎,余药后下,水煎,早晚分服。本方扶正以驱风寒之邪,可治正虚风寒入侵所致的筋脉拘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诸症。《千金方》也指出“三月之节宜饮松花酒”。又有“春分后宜服海藏神术散”(指元代名医王海藏)之说,其方用苍术l 0克,防风9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此方比麻黄汤、九味羌活汤等药性缓和,可解表散寒、煤里湿,治外感寒邪、身痛无汗等症。预防流感可取中药板兰根1 5克,贯众1 2克,甘草9克,水煎,分2~3次服完,每日1剂,连服一周;也可取大青叶1 0克,蒲公英1 2克,羌活6克,水煎分2~3次服完,每日1剂,连服3天。可有效抑制各种病菌病毒,预防感冒。
冷水洗脸冷水洗脸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坚持每天早晨用冷水洗脸,1 5天后可逐渐增加至每日早、中、晚各洗1次。洗脸后屏住呼吸,将面部浸入冷水中5~1 0秒,随后拭去水分,用手摩擦头和面部至热,每次1~2分钟。如能长期坚持,即使在外界气温突然变化的情况下,身体亦能适应,不易着凉而发生各种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肺炎等。
姜水足浴有句歌谣:“春天洗脚,升阳固脱。”春季人体阳气开始生发,新陈代谢增强。这时足浴,正是养生保健的有效措施。可以在足浴盆里,加入切碎的生姜30克,加水1 500毫升,煮沸5~1 0分钟,再兑入凉水,使水温保持在40C1=左右,泡脚半小时左右。生姜辛温,具有疏风散寒的功效。通过生姜水泡脚,可加快全身血液循环,较快地扩张人体呼吸道黏膜的毛细血管,增强人体免疫力,有效预防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佩戴香袋香袋疗法是指用气味芳香的药物制成香袋,佩戴在身上,通过药物发散的气味,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可取厚朴、苍术、桂枝、细辛、丁香、乳香、藿香、木香、白芷、薄荷、冰片等药物适量,研为粗末,装入香囊内缝好,佩于胸前,1 O天换药1次。通过嗅吸药物所散发出的芳香气味,对皮肤黏膜及穴位产生刺激,可起到辟秽除浊的作用,从而预防呼吸道疾病。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