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c药物,又称非处方类药物,即不需要医生处方,消费者可直接在药房或药店中购买的药物。非处方药是经过长期应用、疗效确切、质量稳定的药物。但是,不少患者在生病时,拒绝去医院就诊,而是自行在药店购买一些非处方药物服用。有时病情缓解了,有时病情却加重了。我们认为,不少患者在购买药物自行治疗时,存在着很大的误区。那么,这些误区究竟包括哪些呢?
自以为是。盲目服药.不少患者认为凭自己的医疗知识,治好感冒、发烧、头痛等小毛病可谓是轻而易举,便把家中的小药箱当成“医院”,单凭以往的经验,不进行辨证,盲目服药,或寻求偏方、验方,以病试药,结果导致小病耽误成大病,贻误治疗。
认为中成药没有韵作用中药多为天然药物,毒副作用比化学药物相对较小。然而,“是药三分毒”,有些中成药中也含有剧毒物质。如含有朱砂的朱砂安神丸、补心丹、磁朱丸等,不可长期服用,因为朱砂的主要成分为硫化汞,当人体中的汞蓄积达100毫克时,即会出现中毒反应;又如治疗咽喉肿痛的六神丸含有蟾酥、雄黄等毒性药物,超剂量或长期服用也会引起中毒。因此,在服用这些中成药时,患者应当谨慎。
望“名”吃药不少中成药是以其治疗疾病而命名的,如养血饮、五仁润肠丸等,因此,不少患者就根据药品的名称,自行服用药物。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有些中成药的名称并不能说明或代表所适应症状和治疗范围。如有人看到“人参再造丸”,就认为它是一种补药,实际上它是一种益气活血、通经活络、祛风化痰的药物,治疗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而不是什么补药;又如有人出现口疮、痈疖肿痛、大便秘结,认为是上火,就服用“牛黄清心丸”,但它是祛风解痉类药物,主要功效为清心化痰、镇惊祛风,善治疗痰涎壅盛、神志不清、痰火痰厥引发的癫痫惊风,对高血压肝阳上亢导致的头晕目眩等也有较好疗效。
分辨不清相似药名。混淆用药中药中,名称相似相近的药物有很多,故患者应在医药人员的指导下合理服用。如益母草膏和八珍益母丸都为妇科药,名称亦相似,但前者为调经活血药,以鲜益母草为主,辅以当归、川芎、红花等活血药,主要治疗气滞血瘀、经血不调、经行腹痛;而后者为益气调经药,虽也以益母草为主药,但加上四君四物这八味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川芎、芍药、熟地、当归),以补气养血调经为主要功能,主要治疗妇女气血两虚引起的经血不调,两药不可互用。
那么,该如何正确使用非处方药呢?首先,患者必须对疾病有正确的判断,这需要掌握科学的医药知识。由于患者的医疗水平参差不齐,我们建议大家在用药前咨询医师或药师。其次,目前的药品说明书日臻规范,包括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内容,患者在服药前,应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最后,如果患者服药一段时间后(一般3天),症状未见减轻,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