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健康顾问 > 正文
  • 老人尿不尽 当心糖尿病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陆家仕 邹建莹 时间:2013-05-20 08:53:00
  • 核心提示:  小区里的周大妈近一个时期来总是排尿不畅,先后看过泌尿科、肾科、妇科和内科,说不出究竟是什么病。用过多种治疗方法但收效甚微。直到出现尿潴留才到医院导尿。后来住院检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小区里的周大妈近一个时期来总是排尿不畅,先后看过泌尿科、肾科、妇科和内科,说不出究竟是什么病。用过多种治疗方法但收效甚微。直到出现尿潴留才到医院导尿。后来住院检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均超出正常。经过治疗,周老妈的血糖基本恢复正常,排尿障碍也消失了。

      血糖高还能引起尿不尽?这是许多人想不到的!

      糖尿病引起排尿障碍的原因,是由于糖和脂肪代谢紊乱影响了膀胱平滑肌收缩的缘故。有资料显示,40%的男性和22%的女性糖尿病患者,开始时具有无尿意和排尿间隔时间延长的现象。随着血糖不断增高,就会出现排尿困难,膀胱内残余尿增多,膀胱扩张,膀胱平滑肌张力减低。病情如进一步发展,就会发生尿路感染、尿液逆流、菌血症和肾功能损害。

      对于男性糖尿病患者的排尿困难,大多人会想到前列腺肥大,很少会考虑到糖尿病性排尿障碍,容易发生误诊,延误治疗。所以,对于老年人的排尿困难,诊断的思路应该拓宽些,作一些糖尿病诊断的检查项目很有必要。

      糖尿病引起的排尿障碍,其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腹膨胀、尿急、尿频、小便淋漓不尽、排尿时间延长、排尿不断,症状酷似前列腺增生的早期表现或老年性尿失禁。这是由于糖尿病除了可继发引起心血管病变(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外,还可使肾脏和神经系统遭到损害。

      支配膀胱逼尿肌和括约肌活动的是植物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当逼尿肌收缩时,括约肌松弛才能完成排尿过程。平时,逼尿肌松弛,括约肌收缩才不至于尿失禁。患了糖尿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膀胱逼尿肌或膀胱括约肌发生功能障碍或二者功能不协调,排尿过程便不能正常进行,进而导致尿潴留。

      因此病人会有尿不尽的感觉,总想去厕所。由于残余尿的存在,病人还容易反复发生尿路感染,可出现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出现排尿障碍往往提示高血糖已经持续很长时间,并且已经出现了神经损伤的慢性并发症。

      因此,糖尿病患者排尿障碍的治疗,首先需调整好降糖药物,积极控制好血糖。若能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其神经、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下降50%左右。如果光治疗神经病变,不控制高血糖,就好比治标而不治本。

      若是病人的血糖控制不好,要及时更改药物或尽早使用胰岛素。胰岛素不但可使血糖下降、代谢紊乱得以纠正,而且也是非常好的神经营养因子。此外,积极改善血液循环特别是微循环,提供给组织(特别是神经细胞)血液及氧气,可促使受损的神经细胞得以修复和再生。另外,也可用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

      同时,还要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如:控制高血压,血压应低于140/80毫米汞柱;纠正高血脂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控制体重;纠正高血粘度;积极戒烟。

      另外,糖尿病患者平时要养成定时如厕的习惯,不管是否有尿意,最好每隔3小时上1次厕所。医治好了原发性疾病——糖尿病,一般来说就可以改善恼人的排尿问题了。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