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健康顾问 > 正文
  • 骨折后4饮食误区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郭仲华 时间:2013-05-20 08:51:00
  • 核心提示:  骨折后病人(特别是术后病人)由于骨和软组织生长和修复的需要,医生往往叮嘱病人:营养要跟上,骨头才长得快。但不少病人或家属在饮食方面经常存在一些所谓的“忌口”误区。  误区1 豆腐是“发物&rdquo

      骨折后病人(特别是术后病人)由于骨和软组织生长和修复的需要,医生往往叮嘱病人:营养要跟上,骨头才长得快。但不少病人或家属在饮食方面经常存在一些所谓的“忌口”误区。

      误区1  豆腐是“发物”

      民间有人认为豆腐是“发物”,骨折术后吃了伤口会感染,故要忌口,这是没有科学道理的。从医学上讲,伤口是否感染与许多因素有关,比如细菌污染、皮下积血、引流不畅、消毒不严、营养不良等。豆腐性味甘、咸、寒、平,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卵磷脂、钙、磷、铁及大量的核黄素等,尤其蛋白质含量丰富,每100克豆腐蛋白质含量7.4克,含钙277毫克,且易被人体吸收,有利于增加身体营养。从中医上讲,豆腐外用还可治疗某些体表慢性溃疡。《延寿书》上说:“杖疮青肿,豆腐切片贴之,频易。一法以烧酒煮贴之,色红即易,不红乃已。”

      误区2  吃鱼伤口不愈

      有些骨折手术后的病人害怕吃鱼,担心吃了鱼肉伤口不长。其实伤口愈合与年龄、是否感染、局部血液循环、全身营养状态等都有关。鱼肉性味甘、温、无毒,营养非常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A等。鱼肉细腻,容易吸收。据测算每100克鲤鱼含蛋白质17.3毫克。中医认为,鱼肉具有补虚赢、温中下气、利水消肿的作用;外用解毒、消炎、治痈疮。《雷公炮制药性解》就讲:“鲫鱼,主温胃健脾,进饮食,补虚赢,疗肠澼,水谷不调。烧灰可敷诸疮。”但有些过敏体质的人,比如哮喘和荨麻疹病人,一吃鱼就过敏,则不宜吃鱼。

      误区3  忌吃辣椒

      辣椒性味辛、热,含辣椒红素、龙葵甙、脂肪油、大量维生素C及微量挥发油等。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首位,每100克辣椒含维生素C105毫克。辣椒有调味健胃作用,少量内服能开胃通气、温暖胃肠,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外用能治冻伤、风湿痛、腰肌疼痛、关节疼痛、脱发等。但对急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肺结核和痔疮病人则不宜食用。《本草纲目拾遗》记载辣椒:“性味苦大热,温中下气,散寒除湿,开郁祛痰消食。杀虫解毒,治呕逆,疗噎膈,止泻痢,祛脚气。”

      误区4  多喝牛骨汤长骨

      民间有喝骨头汤能长骨的说法。牛骨是由有机物(如胶原纤维、粘多糖)和无机盐亦称骨盐(如碱性磷酸、钙碳酸钙、氯化钙等)组成,牛骨粗大,髓腔含有大量的骨髓,当用水熬煮牛骨时,并不能使骨盐析出多少,反而使骨髓中的脂肪溶出,因而,牛骨汤中主要是有害的动物脂肪,“油水”较大,这对人体并不好。牛骨汤也被一些学者的研究证实并无接骨作用。有些患者甚至因为常喝骨头汤,造成反胃、恶心、食欲不振,影响消化功能。从中医角度讲,药食同源,药用食物是中草药的一部分,牛肉、牛角、牛黄、牛蹄甲、牛奶、牛肝等,根据记载均有一定的药用功能,其中只有牛蹄甲具止血、消瘀、接骨作用,而牛骨熬汤并无接骨作用,补钙作用亦不大。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