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甚至药物与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需要引起重视。醋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含有蛋白质、有机酸、氨基酸等,具有助消化、增食欲、活血化瘀等功效。在烹调时,适当加点醋,可使食物更加美味可口,同时还能促进食物中的锌、铜、铬等微量元素的溶解和吸收。
然而,有的胃痛患者虽然服用了达喜,但是疗效却不佳,胃部还是隐隐作痛。其实,这也许跟食用了醋有关。那么,药物真的也会怕吃“醋”吗?还有哪些药物会受到“醋”的影响呢?
碱性药物碳酸氢钠片、氢氧化铝片、铝碳酸镁等药物成分是碱性物质,多属于胃黏膜的保护剂,常用于缓解胃炎、胃溃疡导致的疼痛不适。然而,醋呈酸性,可中和这些碱性物质,使其药效降低,故二者不宜合用。
磺胺类药磺胺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主要在肝内代谢,并通过肾脏排泄。在酸性条件下,磺胺类药物的溶解度会降低,可以在尿路中析出结晶,产生机械性的刺激和梗阻,引起血尿、尿痛、尿闭。因此,患者在服用磺胺类药物的同时,应尽量避免食用醋等酸性食物。
解表发汗中药解表发汗的中药有麻黄、桂枝、紫苏叶、生姜、葛根、浮萍等,它们可驱散表邪,常用于治疗感冒。然而,中医认为,醋味酸,具有收敛作用,可能促进人体汗孔收缩,还会破坏中药中的生物碱等有效成分,从而干扰中药的发汗解表作用。因此,患者在服用解表中药期间,不宜食用醋等酸性食物。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