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慢两相宜
来源:上海中医药报 作者:周止敬 时间:2013-04-18 14:29:00
核心提示: 人有急性的慢性的。快与慢,是相对而言。不存在快必优,慢必劣的道理。快有快的长处,慢有慢的优点。快者迅捷、利落,慢者舒缓、悠柔。办事,当快则快,当慢则慢,最为宜。在生活中,中老年人还是持慢有好处,有道是:“ 心急吃
人有急性的慢性的。快与慢,是相对而言。不存在快必优,慢必劣的道理。快有快的长处,慢有慢的优点。快者迅捷、利落,慢者舒缓、悠柔。办事,当快则快,当慢则慢,最为宜。在生活中,中老年人还是持慢有好处,有道是:“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欲速则不达”。
在加速改革开放的今天,节奏是时代的脉搏。在人类机体活动中,没有任何东西比节奏性更有力量。在赞许生活的快节奏时,不要以为某些方面的慢节奏就是不合谐音。生活现象是复杂的,全部要求快节奏,是不适当的。创造精美工艺和恢弘巨著,速度快不了,‘慢工出巧匠’的‘慢’,不是漫不经心,磨磨蹭蹭,故意消耗时光,而是深思熟虑,精雕细琢 ,制作入微。
慢性子的人寿命长。老人说话慢点可以养生。语速快慢可反映一个人的内心,焦急愤怒时,语速往往加快,一顿机关枪扫射,促使交感神经兴奋,造成血管收缩,让人难以接受。而在细声慢语中讲得情真意切。
慢吃对身体的益处:助消化,预防胃溃疡,降低餐后高血糖,缓解人紧张等情绪。苹果的营养很丰富,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酸类物质。吃苹果要细嚼漫咽,这样不仅有利于消化,更重要的是对口腔卫生有好处。如果一个苹果15分钟才吃完,则苹果中的有机酸和果酸质就可以把口腔里的细菌杀死90%。有的人吃一块糖要好几分钟,这习惯不好。人的口腔里有一种乳酸杆菌,能使糖发挥产生酸,糖在嘴里的时间越长,产生的乳酸就越多,发生龋齿的可能性就越大,对牙齿十分不利。所以,吃糖时应尽量缩短糖在口腔里的停留时间。
读书也讲究慢阅读,提倡一种细细阅读的观念。著名播音员夏青说他第一次进中南海为大会读文件时,周总理曾叮嘱他,许多领导人年纪大了,读的时候速度要慢一些,声音收一些。事隔30多年之后,他也步入老年,对个中的滋味有了切身体会。每想到此,他就深为周总理对他人无微不至的关心而感动。
在先进的科技仪器帮助下,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柔软的望远镜,伸进胎中羊水里观察发现,胎儿喜欢慢节奏的音乐,节奏最好是每分钟60拍,因这会拍子和母亲的心跳速 度接近,胎儿不喜欢听摇滚乐,因其节奏令他们困扰,那些韵律亦和母亲的心律相差太远。心理学家在一个超市调查发现,慢节奏的音乐,比起快节奏的音乐或不放音乐,能使营业额提高将近40%。相反,在餐厅里播放轻快的音乐,顾客会不知不觉地加快进餐速度。可见《金蛇狂舞》与《春江花月夜》各有其妙处。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