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一种常见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四季不同病邪,患者体质各异,使其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大体可分为风寒、风热、挟暑、挟湿型以及流行感冒,根据症状,须早防治,大为有益。
豆豉葛麻粥
原料:淡豆豉15g,葛根lOg,麻黄、荆芥、山栀各5g,生石膏50g,粳米100g,葱、姜、精盐、味精、麻油各适量。
制法:淡豆豉、葛根、麻黄、荆芥、山栀、生石膏分别洗净,同放入砂锅中,注入清水1200mL,煎半小时,去渣留汁于锅中,再将粳米淘净放入,慢熬成粥,下葱末、姜丝、精盐、味精、淋麻油,调匀,分1~2次趁热空腹服。
功效:适于感冒高热不退、肺热喘息、头痛无汗、烦
躁口渴。
嫩姜鲢鱼片
原料:鲢鱼肉200g,嫩姜20g,淀粉、精盐、黄酒、味精各适量。
制法:鲢鱼肉洗净切成薄片,嫩姜洗净切成末,同放于碗中,加入淀粉和精盐,拌匀,腌渍入味,起锅下油,倒入腌好的鲢鱼肉片,翻炒均匀,加入黄酒和味精,加盖片刻,炒至熟透。单食或佐餐。
功效:适用于伤风鼻塞初起,畏寒肢冷、胃脘急痛或冷痛、食欲不振、口淡尿频。
芥菜豆腐汤
原料:水豆腐2块,芥菜250g,橄榄4枚,生姜、精盐、味精、麻油各适量。
制法:水豆腐注入5Q0mL清水,入砂锅内煮至呈蜂窝眼状时,再将芥菜洗净切段,生姜切丝连同橄榄一起放入,继续同煮至菜熟,下精盐、味精、淋麻油。每日早晚各1次,趁热食菜喝汤。
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鼻塞、胃寒无汗、不思食。
黄瓜乌鸡汤
原料:黄瓜200g,乌鸡肉250,葱花、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将黄瓜刷洗干净,备用,乌鸡治净,除毛去脏,洗净去筋骨,切片备用。锅置火上,入少许鸡油烧至八成热,下入鸡肉片翻炒三成熟,下鸡汤500mL,煮八成熟时,下黄瓜煮熟即可食用。
功效:治疗风热感冒及流行性感冒。
紫苏桔梗红糖汤
原料:紫苏叶30g,生姜20g,桔梗20g,红糖30g。
制法:紫苏、生姜、桔梗洗净,切段,桔梗段与生姜片同入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加入紫苏叶小火煨煮3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去渣留汁加入红糖,继续煨煮至沸即成。早晚2次分服。
功效:治疗风寒型感冒,急性支气管炎尤为适宜。
荸荠香菇酿
原料:荸荠500g,香菇150g,冬笋50g,猪瘦肉150g,葱、虾仁各15g,精盐、酱油、味精各适量。
制法:荸荠洗净削皮,用小刀从茎根处镂空,壁厚O.2cm,香菇用少量水发,去柄切碎,冬笋、瘦猪肉、葱、虾仁分别洗净,共捣成蓉,装碗中,加盐、味精拌匀,制成馅,酿入空心的荸荠中,另选与荸荠大小相同的香菇,用冷水略润,剪去柄,紧紧盖住荸荠的洞口处,锅置旺火上,下油,烧至七成热,加水500mL,烧开后,放入荸荠酿,转用小火煮至锅熟,铲起沥干水分,回锅勾芡,加入酱油、葱,调好味。单食或用于佐餐,分2~3次趁热食用。
功效:由感冒所致的肺热咳嗽、口干咽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等。
鱼腥草拌莴笋
原料:鲜鱼腥草lOOg,莴笋500g,姜、葱、蒜及配料适量。
制法:鲜鱼腥草洗净,放入沸水锅内略焯后捞出,沥水,加食盐拌和腌渍待用。莴笋切丝用食盐腌渍沥水待用,姜切末,蒜捣成茸,加鱼腥草,再放入酱油、味精、麻油、醋、姜末、葱花、蒜茸和匀即成。
功效:外感风热、咳嗽咽痛等症。
生姜粥
原料:鲜生姜lOg,切成米粒大小(或以鲜生姜15g捣汁),糯米(或粳米,治虚寒呕逆用糯米,治感冒用粳米)50g,糖、盐、姜、葱、味精等调味品适量。
制法:糯米加水800mL入砂锅煮成稠粥,粥成后加入生姜米(或姜汁),再煮片刻,加开水200mL煮成稀薄粥,根据个人爱好加入糖、盐、姜、葱、味精等调味品,粥宜温热顿服。
功效:治感冒,临睡前服下,服后即睡。
葱姜陈皮豆豉饮
原料:葱白头,生姜lOg,豆豉5g,陈皮3g。
制法:将葱白头洗净,生姜洗净去皮,和豆豉、陈皮一同放砂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煎沸,趁热饮用。
功效:解表祛寒、止咳祛痰,葱白挥发性成分有抑菌作用,生姜辛温能发表散寒,豆豉解表除烦,陈皮理气化痰,四者皆为药食两用之品,对伤风感冒、头痛鼻塞治疗效果好。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