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邪 ”、“虚邪”我们 先从两个小故事谈起:
故事一----“避虚邪之道,如 避矢石然”
古时候,有三个人在大雾的天气中出行,其中一人饱食,一人饮酒,一人空腹。结果回到家以后,这三个人当中,饱食的人得病,饮酒的人安然无事,空腹的人病死。
故事二----“神仙也怕脑后风”
从前,有一家人三代都很短命,就去问彭祖。彭祖到他们家里去看了看,结果发现,他家靠床头的墙上有一个小洞,外面的风可以正对脑后门直吹。于是就让他们把洞堵上,从那以后这家人就不再短寿。
上面两个故事分别代表了本文要讨论的两种邪气,第一种是“虚邪”。“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这一养生训诫,大家都耳熟能详。“虚邪”是指反季节的气候或者剧烈突变的气候形成的邪气,人体可能因不适应这种气候而发病。虚邪的致病特点是,当时就能引起不适,并出现相应的症状,需要及时正确地诊治。
然而还有一种邪气,大家可能比较容易忽视,那就是----“正邪”。其实“正邪”也同样在《 黄帝内经》中有论述:“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见其形。”“正邪”指的是正常季节的气候形成的邪气,一般不会致病。只有当人体正气处于虚弱或者无防御状态时,才会乘虚而入,伤人而致病。“正邪 ”的致病特点是,当时并不会引起人体的不适,也不易被发觉,往往等到日积月累出现了症状之后才觉察到,然而此时已经对人体造成了较大的伤害。
“正邪”、“虚邪”的入侵,多源自于我们平时细微的不良生活习惯。如果能稍微留心注意,那么“正邪”、“虚邪”也就会离我们远去了。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远离这些邪气呢?人的日常活动不外乎“行住坐卧”,下面我们就日常的“行住坐卧”谈谈该注意哪些细节,以防止“正邪”、“虚邪”的入侵。
1.早展不宜空腹出行。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早上出门早,有些上班族不吃早餐就赶往公司,其实这很不利于身体健康。因为早上人体阳气初升,还处于比较弱的状态,此时容易受外界邪气的侵袭。而吃完早饭再出去,则胃气不虚,邪气就难以侵扰。
2.外出时尽量避开大风大雾的天气。若被雨雾淋湿要及早更换衣物,或者及时以热水洗熨以祛邪。中医认为外界邪气入侵多先从皮毛开始,热水洗熨是治疗邪气尚在皮毛时的好方法。
3.乘坐交通工具时忌开窗当风直吹。平常坐车时有些人喜欢开着窗户吹风,或者欣赏窗外的风景,其实这不利于健康。因为车速相对较快,对流强,相当于一个人造的“大风”气候,容易引起不适。特别是老人、小孩和体质虚弱者更应该注意躲避。
4.坐卧莫当风。当人在专心思考、工作或者躺在床上睡觉时,正气处于较弱的防御状态。如果此时正好开着窗户或空调的话,邪气比较容易乘虚而入,使人得病。刚睡醒时人体气血尚未完全舒展布于体表,此时忌立即外出冒风寒。否则易导致邪气入侵,时间长了容易引起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
5.新沐不即卧。刚洗完头发,人体头部的腠理开泄,邪气比较容易侵袭,此时忌外出冒风寒,应该等头发干了以后再出去。也不能头发还没有干,就立即睡觉,否则湿热之气就会蕴积在头部,久而久之造成头痛。
6.汗出不即浴。运动出汗后不宜立即洗澡。因为出汗后人体腠理开泄,水气容易由腠理而入伤人,应该等汗收了之后再洗澡。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