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健康顾问 > 正文
  • “北京咳”不是侮辱是警钟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枫逸 时间:2013-01-30 10:34:00
  • 核心提示:  “北京咳”或许有些刺耳,但不是侮辱是警钟。与其恼羞成怒,不如正视暴露的问题,加以反省和解决。把“北京咳”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需要的是行动而非口水,一味否定“北京咳”进而掩盖空气

      “北京咳”或许有些刺耳,但不是侮辱是警钟。与其恼羞成怒,不如正视暴露的问题,加以反省和解决。把“北京咳”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需要的是行动而非口水,一味否定“北京咳”进而掩盖空气质量恶化的事实,势必诞生出更多的问题,到那时,公众健康权益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将受到实质性威胁。

      北京等全国多个城市近日遭遇的持续数天的雾霾天气,让一个在外国人中间流传若干年的略带玩笑叫法——北京咳,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何权瀛表示,“在没有找到明确的证据之前,不能说什么‘北京咳’,这词儿是对北京的极度侮辱!”(1月21日《经济参考报》)

      “北京咳”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出版的一本杂志《扶轮月刊》,之后在民间广为流传,甚至和北京烤鸭一道被写入旅游攻略中。当然,在医学上并没有这个概念,它只是一种水土不服的形象描述,指一些南方人或外国人到了北京就会感到干咳咽痒,离开北京后则自然消失。

      然而,就是这个带有玩笑意味的舶来词,却充满了北京人的哀怨。面对记者的采访,一些医生竭力抵制“北京咳”一词,称其并非北京独有现象,引发咳嗽的原因很多云云。这些固然是不争事实,但据此上纲上线说“北京咳”系极度侮辱,就有些过度紧张了。事实上,“北京咳”只是一个代词,重音在“咳”而不是“北京”,泛指一些体质敏感的人到了污染严重的城市所出现的呼吸道疾病和身体不适。公众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不可能对“北京咳”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只能将这种十分普遍却又难以解释的现象无奈地调侃为“北京咳”,而这并没有夹带对这座城市的感情色彩。

      诚然,引起水土不服的原因很多,跟个人体质和生活习性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少数人难以适应环境改变大可归结为个体差异,但人们到了某地后出现集体不适,往往就要从外界环境上找原因。早在前些年,“里德肚”就在国际上广为流传,许多外地游客到了印度就容易拉肚子,研究表明绝大部分就是因饮用了当地被污染的水引起的。长期以来,印度水资源保护投入严重不足,工业废水和生活用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地下水大面积污染。在联合国公布的首次世界各国水资源评估报告中,印度的生活用水质量在全球122个国家中排名第120位,为全球第三差国家。

      同样,“北京咳”的背后,空气污染难逃其责。持续雾霾天气让积累的空气问题集中爆发,北京等地PM2.5不断“爆表”,屡创新高。正如专家所言,中国已经进入污染高发和污染面积日趋扩大的时期,末端空气污染控制已不足以解决问题,PM2.5防治需下重拳,从源头治理,大力控制燃煤总量增速过快的趋势,加大机动车尾气排放整治力度。  对于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来说,“北京咳”或许有些刺耳,但不是侮辱是警钟。与其对“北京咳”恼羞成怒,不如正视所暴露的问题,加以反省和解决。把“北京咳”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需要的是行动而非口水。呼吸道不适尚且属于人体对空气污染的初期反应,一味否定“北京咳”进而掩盖空气质量恶化的事实,势必诞生出更多的问题。到那时,就不仅仅是听起来不舒服的问题了,公众健康权益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将受到实质性威胁。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