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怀孕以后,身体对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需求会有所增加,于是各种营养补充剂和保健品就成了众多女性孕期“进补”的首选。那么,是否真的需要补充这些额外的营养素呢?
一般来说,若准妈妈身体健康,胎儿发育的各项检查指标正常,应以食补为佳,若某些指标出现问题,可遵医嘱吃一些营养补充剂或保健品。叶酸、铁剂、钙制剂、复合维生素等是孕期保健的“必需品”;深海鱼油、蛋白粉等属于“奢侈品”,吃不吃都无妨;所谓的“孕妇奶粉”因热量太高,喝的时候要谨慎。
在怀孕前三个月应开始补充叶酸,每天0.4~0_8毫克,持续到怀孕后第三个月。摄取足量叶酸可减少婴儿发生先天缺陷的可能。随着孕期延长,母体对热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量都在增加。孕早期每日需补钙800毫克,孕中晚期每日需1200毫克。准妈妈每天喝两杯牛奶,便可基本保证一天所需钙质摄入量的一半。除了牛奶,每天还应补充600毫克钙剂。到了孕后期,每天应补充1200毫克钙。平时还要多晒太阳,增加维生素D水平。选择钙和维生素D的复合制剂,也有助于促进钙吸收。
到了怀孕中后期,还要注重铁元素的补充。因为母婴都需要造血,而怀孕导致血容量增多,准妈妈可能会出现生理性贫血。若膳食中含铁丰富的动物性食物不足,如不爱吃猪肝、动物血制品等,应每天补充60~100 毫克左右的铁剂。
当前,吃深海鱼油、孕妇奶粉、蛋白粉的准妈妈不在少数。其实,有的深海鱼油含类雄激素作用的物质,摄入过多反而有害无益。目前市面有很多孕妇专用的复合维生素,既保证了日常维生素的补充,又能提供足量铁剂,有一些还含有少量钙元素。孕早期时,每天吃一粒这样的复合维生素即可,到了孕后期,则要加些钙制剂。
女性在孕期选择保健品时,一定要选“孕妇专用”的产品。以名贵中药或有药用价值的动植物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补品,如人参、鹿茸、灵芝等,其进补功效太强,反而不适合孕妇。购买时最好事先咨询医生的意见,了解自己的需要,看清成分标示和所含剂量。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