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吞鱼胆可治疗高血压,吃活泥鳅可降火,蟾蜍皮能缓解风湿……都说偏方治大病,但是很多患者都因误食民间偏方“致病”的。事实上,有些偏方确实可以缓解病情,然而,并非所有的偏方都是良方妙药,如果不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偏方,很可能造成得不偿失的严重后果。偏方可治病也可致病
民间偏方大都是根据以往经验产生的,其疗效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人而异的,在这个人的身上见了效果,并不见得在另外一个入身上也会见效果。以药洒为例,一些药物经酒精长期浸泡,药性会有所变化,再加上成分搭配,操作方法上的不当,很可能导致出现有毒成分,使病情加重。
再如泥鳅,一向被誉为“水中人参”,在营养学及医学上具有较高的价值。中医认为,泥鳅味甘、性平,能调中益气、祛湿解毒、滋阴清热、通络补益肾气。《本草纲目》中记载,泥鳅有“暖中益气”之功效。生泥鳅外面的那层滑液能清肝•、利胆、消炎,能使女人面色红润。但生吃泥鳅并没有科学依据,因为泥鳅带有大量寄生虫,生吃容易患病;但泥鳅富含蛋白质,煮熟了吃营养很好。
还有一部分人对偏方不了解,道听途说,使用不当,也是造成偏方“致病”的原因。如大蒜,其抗菌消炎的作用已经得到了证实,但对于慢性腹泻来说,食用大蒜的效果并不明显,过量食用,还可能引起急性胃炎,出现腹痛等不适。使用偏方需遵医嘱
伴随网络时代的到来,有的人一旦自己或家人生病,为了省钱或是过于信赖偏方,往往把治病的希望寄托于偏方,不是在民间四处打听就是到网上搜罗相关偏方以解病痛。专家介绍,偏方疗效会因时令、地域和人的身体状况不同而异。采用偏方方剂时,应根据地域和自己的身体状况有选择地选用合适的方剂,适时地进行疗补。由于普通市民大多不具备相应的医学知识,对偏方的作用真假难辨,稀里糊涂的乱吃乱用,一旦发生意外后果将不堪设想。专家建议,使用前务必找专科医师咨询,确定对症后使用,以确保生命安全。
对于医生来说,即便是一些早已公认有效的民间偏方,也只能用做参考,不应轻易用于临床。现在,很多人都还抱着大病进医院,小病靠偏方的错误思想,认为能省则省,无碍大局,这样往往会贻误治病的最佳时机。根据相关规定,用作治疗的药物至少得满足安全和有效的要求,而民间偏方没有经过相关试验,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依据。
当然,对于一些普遍被证实有效的民间偏方,也可以进行使用,但一定要注意明确偏方的名称和成分,留意是否含有有毒成分。此外,由于偏方成分不明确,如遇和其他药物共同使用,需要注意相应的禁忌,一旦遇到不适的情况,应立即停药,专家提醒大家,民间偏方的使用一定要慎之又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