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是一种常用的中医外治疗法,对于很多疾病有独特的疗效。但是,针灸疗法是一种侵入性治疗,针灸针要刺入皮肤,有时要深达肌肉组织。所以,在追求疗效的同时,要注意针灸治疗的安全性,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眼睛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针刺眼睛周围的穴位千万要当心。
治疗眼病的许多主穴位如睛明(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瞳子髎(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攒竹(当眉头凹陷中,眶上切迹处)、球后(当眶下缘外四分之一与内四分之三交界处)、承泣(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鱼腰(在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等穴位多半位于眼周围,有的深达球后。
眼眶内血管分布丰富,又有神经、肌肉。因此刺人眶内寻求针感时,如有不慎,容易伤及这些组织,甚至伤及眼球,有时引起眶内出血。眼部穴位针感的共同特点是:酸、麻、胀及眼球有似脱出的感觉。此外,还可伴有流泪及轻度充血。进针时,在皮下要缓慢,针刺的深度不要超过4厘米。当进针遇到抵抗时,应稍退针后再试换方向前进。进针达到预定深度时,捻转和提插的手法要轻巧,幅度不要过大。深部穴位一般不捻针、不提插。出针时应用棉球或手指压迫数分钟,防止眶内出血(表现眼球突出)。若有出血,也不要慌张,可以用单眼压迫绷带包扎几天,同时可适当口服止血化瘀药物,促使出血的吸收。医生应耐心地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思想顾虑,以取得合作,配合针刺治疗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