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健康顾问 > 正文
  • 擅自服中药险些丢性命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12-03-15 09:11:00
  • 核心提示: 在浙江省绍兴县务工的27岁男子黄某,平时总感觉身体状态不好,容易疲劳困乏,于是他到网上查找中医体质辨识表,逐条对照认为自己属“阳虚”体质,需要温补助阳的中药进行调理。搜索了这方面的内容后,看到有介绍&ldq

     在浙江省绍兴县务工的27岁男子黄某,平时总感觉身体状态不好,容易疲劳困乏,于是他到网上查找中医体质辨识表,逐条对照认为自己属“阳虚”体质,需要温补助阳的中药进行调理。搜索了这方面的内容后,看到有介绍“参附汤”的,觉得挺适合自己服用,日前他就去药店买了50g人参和25g附子回家,自行煎药。这天上午九点多,当他喝完此药大概过了半个小时,他就出现心跳呼吸加快、全身麻木、嘴唇发紫等症状,家人发现后火速将他送到绍兴县中医医院急救。

      在急诊室,经中西医会诊确认,黄某为服用“参附汤”中毒。抢救医生立即为黄某进行吸氧、心电血压监护、洗胃,随后转入ICU时,病人突然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心电监护提示“室颤”,经心肺复苏及药物综合治疗等抢救,患者终于恢复了窦性心律和自主呼吸,病情逐渐好转。

      黄某擅自服中药,险些丢性命。对此,绍兴县中医医院中医科傅金汉主任向记者介绍:“参附汤”出自于《正体类要》,是由人参四钱(12g)、炮附子三钱(9g)组成,方中人参大补脾胃之元气,配大辛大热之附子,温补元阳,二药相须,上助心阳,中补脾土,下温肾命,共奏益气回阳固脱之功。《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有云:“两药相须,用之得当,则能瞬间化气于乌有之乡,顷刻升阳于命门之内,方之最神捷者也。”可见此方具有回阳固脱之威力,故临床上可用于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中医辨证为亡阳证者,症见元气大亏、阳气暴脱、汗出湿冷、四肢厥冷、呼吸欲微或上气喘急、大便自利、脐腹疼痛、面色苍白、脉微欲绝等。

      附子被认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然其毒性亦猛。附子所含“乌头碱类”可引起中毒,主要以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中毒表现为主,对心脏毒性较大,常见中毒症状为心律失常、口腔灼热、发麻(从手指开始渐达全身)、流涎、恶心或呼吸困难、瞳孔散大、脉搏细弱、皮肤冷而粘、面色苍白等,甚则可致突然死亡。故在煎参附汤时,须先煎附子一小时以上,以降低毒性,再入余药。临床上一般不直接服汤剂,而是选择少量稀释的“参附针剂”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缓慢静滴,并密切观察,防止毒副反应的发生。如遇本方(附子)炮制或煎法不当,或用量过大,而引起中毒者,在未得到救助前可就地取材,急煎绿豆汤,生白萝卜榨汁服下,可减其毒性;临床抢救时,可煎服炙甘草汤、莱菔汤解其毒性,以配合西医临床急救的效果更佳。

      中医专家分析认为,黄某服用中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对症下药,参附汤常用于抢救,而黄某仅是一般“阳虚”体质,服用温和的中药进行调理即可,根本没必要服用抢救药物;二是“阳虚”不能一概而论,阳虚体质有肾阳虚、心阳虚、脾阳虚等,而且个体差异性很大,即使需用中药调理,也不能仅以中医体质辨识表一概而论,而应由中医师根据个体体质状况不同来辨证论治;三是附子用量过大,按《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附子常用量为每剂3~9g,炮制后用,如需加大剂量,需由中医师严格把握。

      中医专家提醒,无论是西药或是中药都不能乱吃。没有相应的中医药知识,要“对症下药”是不可能的。现在网上的医药资讯很多,市面上销售的养生保健书籍也不少,其中不乏鱼目混珠的,应当警惕。总之,看病得找医生,服药需由医生指导,以免像黄某那样误伤自己。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