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维生素变成“危身素”
来源:医药星期三 作者: 时间:2010-05-20 08:33:00
核心提示: 虽然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是最简单、安全的补充维生素的方法,但是繁忙的都市生活使人们觉得服用维生素药物更简单省事。更有些人认为维生素可以延缓衰老,降低胆固醇,有助于减肥、排出体内毒素,而大量服用维生素。殊不知
虽然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是最简单、安全的补充维生素的方法,但是繁忙的都市生活使人们觉得服用维生素药物更简单省事。更有些人认为维生素可以延缓衰老,降低胆固醇,有助于减肥、排出体内毒素,而大量服用维生素。殊不知.过多摄入维生素不但不会保证营养的均衡,反而会给身体带来意想不到的危险。
维生素根据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不易排出体内,长期过量使用容易在体内储积发生中毒。水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水.服用过量则容易从尿中排出,不易中毒,但是大量摄入仍然会引起各种不良反应。
脂溶性维生素篇维生素A如在体内大量蓄积,可能发生骨骼脱钙、关节疼痛、皮肤干燥、食欲减退等中毒症状。儿童一次用量超过30万国际单位。成人超过100万国际单位,即可引起急性中毒,症状表现为异常激动、头晕、嗜睡、严重头痛、呕吐、腹泻、脱皮(特别是嘴唇和手掌)。婴儿会出现颅内压增高,导致前囟宽而隆起、惊厥呕吐,还可能出现脑积水。成人若每日10万国际单位,连续服用超过6个月,可导致慢性中毒。长期大量口服维生素D,可导致慢性中毒,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高血压、骨痛,严重中毒时可导致肾衰竭,软组织和血管钙化。如果孕妇长期大量服用,则会引起高钙血症,使婴儿智力低下。儿童过量则可能导致生长发育停止。
长期超量服用维生素E,每天超过300毫克,可能导致高血压、荨麻疹;每日服用400毫克至800毫克,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眩晕、乳腺肿大、视力模糊、头痛、头晕、妇女月经过多或闭经;每日服用超过800毫克,可影响内分泌功能、性功能、免疫功能,导致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
维生素K与体内凝血功能相关,人体每日需要量很少,绿叶蔬菜中富含维生素K,一般成人不需要额外补充,但新生儿较易缺乏。早产儿或低体重儿使用维生素K剂量较大,可引起新生儿黄疸、高胆红素血症和溶血性贫血。
水溶性维生素篇 维生素B1过量可导致心悸、失眠、烦躁不安、高血压、皮疹和过敏。维生素BB2量会导致恶心、呕吐、乏力、贫血、低血压、尿液变黄。维生素B。如果每日服用超过200毫克,持续一个月,即可导致维生素B6依赖综合征,孕妇超量服用,也会导致婴儿出现维生素B6依赖综合征。如果每天服用2克~6克维生素B6,几个月后可出现严重的周围神经炎,表现为神经感觉异常、步态不稳、手足麻木等。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适量的补充维生素c可抵抗自由基,对抗感冒。但是大量使用会引起腹泻、泌尿系统结石,诱发痛风、胃溃疡加重。每日2克~3克长期使用,停药后可能引起维生素c缺乏症。怀孕妇女连续大量服用维生素C,会使胎儿产生依赖性。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