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能保持聪明、伶俐、脑力充沛是非常需要的,但怎样才能做到?饮食选择很重要。不吃或少吃危险食物;保持食物酸碱平衡。
1、“酸性食物”危害六脑功麓
现在比改革前的饮食生活明显提高了,但很多人却经常感到疲劳,头脑不清,其实这是吃出来的“酸性体质”在作怪。正常人的血液pH值(氢离子指数)为7.35,为弱碱性。当人体血液pH值接近7时,就接近了酸性,叫酸性体质,大脑也处于“酸性脑”,此时人体会产生特殊的疲倦感,手脚发凉、易感冒、皮肤脆弱、抵抗力弱,使记忆力和思维能力都衰退,而导致神经衰弱和精神疾病等。日本现有精神障碍症的已超过124万,虽然病因复杂,但可确认“糖中毒”和“酒精中毒”居多,而且均为酸性体质。适当增加“碱性食物”食疗效果明显。
酒精中毒人所共知,但对糖中毒很少有人注意。白糖是典型的最常见的酸性食品,过量食之,除平时头痛、肩背疼外,饭前多吃糖有饱腹感,影响正常进食,引起营养缺乏病,饭后大量吃糖引起肥胖,更会导致脑功能障碍;幼儿还会患精神孤独症等。 必须吃糖时,最好是适量吃红糖或蜂蜜。
2、“危险食物”好吃但潜在极大的危害
中老年人日益感到现代“流行食品”的危害,虽然它颜色很新鲜,似乎也很香,但完全失去了自然食物所具有的独特香味,这是因为目前的食品加入了大量的色素、香料、麻辣粉、甜味剂、防腐剂、漂白剂,甚至激素和抗生素等,导致化学污染,也掩盖了正常食物的自然香味。采用的食物原料也是精制的米面、纯人工饲养和栽培的动植物。由于饲料单一,动物肉也会营养不平衡,营养缺欠,甚至致病,如“异常肉”、“畸型鱼”等。长期食用这些不正常的“危险食物”,会使人类肌体退化,特别是大脑和智力退化。
3、适量的“碱性食物”纠正酸中毒
食品分酸性和碱性两种,而不是指酸碱味道。酸性食品是所含的无机质在人体内表现出酸陛的食品,含磷、硫和氯等在体内形成酸性,如谷类(米、面粉)、肉类、鱼贝类、蛋黄、啤酒等。而含钠、钾、钙和镁等在体内表现为碱性,称碱性食品。这四种成分是人体脑力和体力活动所必需元素。如蔬菜、牛奶、水果等。两类食物适量配合才是健全饮食,才能保证体内的弱碱性。现代饮食由于鱼、肉、蛋、啤酒过量摄人,常导致酸性体质。在困难的瓜菜代时期,则体内处于碱性,虽然也是营养不良,但不是酸性体质。由此您自己就会正确解决防治“酸性脑”的难题了吧!
4、克服偏食保证平衡营养
目前中青年,尤其白领甚至幼儿偏食的很多,造成酸性体质,引发很多疾病。遗憾的是多数人去大医院诊治,也找不到原因,他们不知道病根就是自己的不良饮食习惯。要改也容易,首先要克服偏食的坏毛病,不要过于吃甜食、酗酒、长期贪恋洋快餐、速熟、大鱼大肉等。按中国几千年传统饮食内容,吃好三顿饭;饮食多样化,不可长期食用一种或几种固定食物,每日能吃上20种不同食物,则可达到营养平衡。不同人群每日膳食大致内容与数量参考如下:
1.幼儿:100~250g粮食,粗细搭配,至少250mL牛奶,1个鸡蛋,75~1259动物性食品,15~50g豆制品,75~200g菜泥,水果50g。
2.学龄儿童(6—13岁):粮食及豆制品300~500g,牛奶350gmL以上,1~2个鸡蛋,l00~150g动物性食品,蔬菜2509,水果1O0g。
3.青少年(初高中生):粮食(包括杂粮、豆类)400~500g,牛奶300~500mL,鸡蛋1.2个,动物性食品200~250g,蔬菜500g(绿叶菜300g),水果不限1 25-250g。
4.成人:范围广,职业差别大,膳食要求更不同,可参照青少年的膳食,适当减少粮食及动物性食品量。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