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健康顾问 > 正文
  • 热证和发热莫混为一谈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10-02-26 10:00:00
  • 核心提示:  生活中,发热是人们经常碰到的事,西医要判断病人是否发热,只要用体温表给病人测量一下体温,便一目了然。而中医判断病人是不是属于热证,却不是测量体温就能明白的事。  中医所说热证,固然常有发热这一症状,而且在外感疾

      生活中,发热是人们经常碰到的事,西医要判断病人是否发热,只要用体温表给病人测量一下体温,便一目了然。而中医判断病人是不是属于热证,却不是测量体温就能明白的事。

      中医所说热证,固然常有发热这一症状,而且在外感疾病中大多患者有体温升高,但在内伤疾病中,体温却又不一定升高。因为中医所说的热证,主要是指病人的主观感觉。例如病人自觉手足心热或五心烦热,体温都可以不升高,所以中医所说的热并不等于体温升高,体温有所增高而发热,也不一定都属于热证。例如感冒病中的风寒表证,虽然病人发冷发热,体温也可以较正常为高,但因其症状特点以寒象为主,如发冷重、流清涕、口不渴、舌苔白、脉不快等,仍然判断为表寒证,并不因其发热而判断为表热证。

      许多病人体温正常,并不发热,但其症状特点属于热象,如自觉发热、口渴、大便干燥、小便短黄、舌质红、舌苔黄、脉搏快,所以仍然判断为热证。即使连自觉发热的症状也没有,只要具备上述热象,同样可以辨为热证。甚至连上述热象都不具备,但却有舌尖红而溃烂疼痛,也属于热证,因为舌尖红就是一种热象。

      由此可知,虽然发热的病人大多属于热证,但热证并不等于发热。判断是不是热证的关键在于是否以热象为主。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